网易财经 黄益平
黄益平:当前国进民退并不明显
网易财经12月17日讯 第三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今日在中央财经大学举行。会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黄益平指出,总体上来说是否存在国进民退,并不明显。从数据来看,中小民营企业生产利润都远远快于国有企业,中小民营企业在上升,我们就不能简单说国进民退。
他认为,大方向来看,明年扩张型的政策不会改变。明年还需要国内需求支持增长。无非是消费、国家投资和民间投资。国家投资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下为文字实录:
我主要讲宏观经济,基本判断比较一致,大概走势,第二三经济开始反弹,今年8%肯定要往上,明年要在9%到10%之间。明年的出口到底能提供多大的支持。过去一年的经济反弹主要靠投资,政府的投资,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其中85-90%都是政府投资。上午胡永泰教授说了,IMF过去一直对我们增长很悲观,有很多原因,我看到的而有两个。经济往下走的时候大家可拿到工业增长速度远超过十几增长速度,因为存货调整,大家下调存货意味实际下降速度远低于大家看到的速度。第二个原因,因为大家没看到中国政府动用资源的能力。现在大家看到了,这是一个全方位动员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从现在开始,各投资银行对经济预测明显回来,现在做一个调查很少有对明年经济有怀疑的。现在都担心经济增长质量问题。
今年经济增长反弹复苏非常成功,主要靠政府。出现了两个我没预料到的发展,第一,复苏开始我预测中国增长8%没问题,失业率可能会有问题,当经济下行的时候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修铁路修公路修机场看起来都是资本密集性行业,我预测报不了就业,基本设施资本密集型项目补偿不了出口行业的损失。第二个中国政府大幅度增加开之后对国有企业增长很强,但中小企业尤其民营企业得不到很好支持,但都错了。现在没有看到失业率提高。因为很多基础设施现设都是资本密集性的,但没看到项目进行过程中是劳动密集型的,这是我没判断到是一个失误,是出乎意料的好。我们应该问的是,铁路修完了民工怎么找工作。
现在说得国进民退,要分开看,今天上午胡永泰教授提到了,若纯粹因为财政扩张政策,国家的钱落到了国企手上可以理解,但如果是临时性措施不用担忧,需要但有的是一些地区因为这样变化体制上做一些改动,比如把一些企业国有化,这样以后就比较严重,若总体上来说有否国进民退,我觉得不明显。数据来看,中小民营企业生产利润都远远快于国有企业,中小民营企业在上升,我们就不能简单说国进民退。但有一些领域值得我们关注,一些地方政府的特殊措施,这个关系逆转以后会有后果。
长远来看,政策的后果是什么,保8后要调结构,中央经济会议也很清楚。要改善经济增长质量,问题是到底要采取什么措施,包括调整资源价格,收入分配格局等等。大方向来看,明年扩张型的政策不会改变。明年还需要国内需求支持增长。无非是消费,国家投资和民间投资。国家投资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不是政策没有调整的空间?我认为有的,要做一些大的调整,第一个是宏观政策组合,要不断的向宽财政紧货币方向演变,方向和张教授说得类似,中国可能应该实施相对偏紧的货币政策,我们要调整结构需要财政支持,所以要宽财政政策。但我要说的指示方向,不是明年就实施。2003年新政策出台政府就说了,经济增长质量有问题,因为不均衡,增长不可持续,随后几年里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说了这个问题,但越调整不均衡问题越严重,经常项目顺差到07年10.8%,今年下来了很多也在6%左右,有很多例子说明过去采取了措施效果不明显,两个原因,一个是按钮按错了,一个是力道不够,可能有多种原因。出口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第二农村居民提供支持,第三发改委批准程序放慢,这些是正确的措施,但是没有解决根本性问题,是激励机制问题,激励机制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建国六十年,我们做了两个试验,头30年自由市场取缔了,市场经济,70年代末第二个实验,自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非常成功每年10%增长,中国奇迹形成的同时也看到两个问题,我们的质量结构除了问题。第二个试验没看完。我们产品市场化了要素没有市场化。包括环境等因素。我们经济当中的激励机制出问题。生产要素成本普遍低估,给生产者提供变相补贴,这是为什么我们增长很快,生产投资增长更快的原因,消费居民得到的越来越少,企业居民得到的越来越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点到了这个问题,要调整这个格局但是最根本的是要素市场化。下一个30年,希望是5年10年实现要素市场化,最终能矫正生产和投资激励的扭曲,也有助于提高经济。汇率是一个重要机制,单单依靠机制解决不了外部失衡,最核心的看法就是下一步改革要保持告诉增长最根本的是要实现要素市场的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