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新闻

【北大国发院EMBA专访】潘艺琼: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 英国·培根

 

那么,对当今的企业家、高层管理者而言,学习EMBA,会成就怎样的性格与气质?

 

本期“北大国发院EMBA专访”,受访者是EMBA2017级校友、班长、原锐珂医疗总经理、现飞利浦医疗信息化总经理潘艺琼女士。

 

人物简介:

 

潘艺琼长期深耕于医疗大健康领域,曾在GE医疗事业部担任高管,后就职于锐珂医疗,担任飞利浦医疗全球并购锐珂医疗信息化事业部的大中华区主要负责人,在上十亿美金的复杂的并购交易中只用了四个月就解决了客户转移,团队调整合并,区域合并,业务交割等全部问题,2019年8月带领大中华区全部团队成员顺利加入飞利浦;在EMBA生涯中,她曾是班委会的核心人物,并成功号召数十名EMBA同学走上戈壁滩,参与“玄奘之路”商学院EMBA挑战赛。

 

 

“你永远不会有第二次这样的机会!”

 

这是潘艺琼“撺掇”同学们上戈壁时的杀手锏,每次抛出,都能刺到同学们的某个痛处,让他们迈开步伐,奔向夜幕下北大的五四训练场。

 

如今的商学院学生,参加EMBA戈壁挑战赛蔚然成风,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自然条件艰苦的戈壁滩跑一回,走一遭。作为戈14主力班级的E17,因为有了潘艺琼这个女侠式的人物,“上戈壁”成了一种风尚。

 

“我是发自内心地鼓励每一位同学走上戈壁。因为每一个企业家都有一股内在的韧劲儿。大家只有上了戈壁,才能发挥出全部的能量,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

本着这样的初衷,潘艺琼开始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劝说大家走向未知的挑战。“B队、C队的每个同学,我几乎都沟通了四遍、五遍。我告诉他们上戈壁的意义是什么,而且不同行业的同学,我会讲不同的价值;不同年龄的人,我也让他们看到戈壁对于年长者和年轻人的不同魅力”。

 

行胜于言。

 

潘艺琼知道,作为领导者,不仅要能在言辞上鼓舞人,更要以行动来证明自己的理念与信仰。就在上戈壁的前一天,潘艺琼突发身体不适。但是,她没有任何犹豫,因为她知道她的同学们都在赛道上等着她,等着与她一起体味西北戈壁摊上“风头如刀面如割”的人生酷烈。

 

“再难也要去,没有退路!”

 

 

凭着这样一股精神,潘艺琼尽管工作繁忙到日程精确到了每一分钟,还是与其他班委一起组织了中原、山东、南京、深圳等多地的游学参观活动,让EMBA的学习成为行走的管理课堂;

 

凭着这样一种性格,潘艺琼成为公司被收购团队的“主心骨”。“收购过程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诉求。我和我的团队说,不要把收购看成洪水猛兽,新的平台也许会有更好的发展,关键是要自己有竞争力”。被收购后不到四个月,潘艺琼带领的团队竟成功并购了收购企业的两条产品线,这种做法几乎“史无前例”,过硬的团队业务能力与素质是最好的背书。

 

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潘艺琼强大的底气,让她可以大刀阔斧地杀伐决断、义无反顾地“使众人行”?

 

“EMBA给了我底气”,她的回答温柔而沉静。

 

 

“北大国发院在以它的气质,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影响着整个社会”。

虽已离开校园近一载,但朗润园的大师,对潘艺琼不仅仅是学问的化身,更是品格的代言。

 

“淡定”——同为女性领导者,潘艺琼在与陈春花老师的互动中发现,无论是课堂上,抑或论坛中,无论面临怎样刁钻的提问,陈春花老师的脸上永远写着两个字——淡定。

 

淡定何来?在潘艺琼看来,它来自于陈老师对自己理论体系的自信,来自于陈老师多年学术研究的谨严。因定生慧,有了这份淡定,在新冠疫情期间,陈老师笔耕不辍,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新著《危机自救》。

 

“领导者尤其需要这样的淡定。因为每天你都要处理大量纷繁复杂的问题,很多问题你根本想象不到。这时候,就需要你有自己的逻辑,有坚定的信念”,商场征战的女将渴望这种内心的力量。

 

陈春花老师为EMBA同学开设两门课——《巨变时代的组织管理》和《企业成长与持续发展》。她在课堂上不仅讲管理学理论,还分析自己曾经的管理实践,“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过去的商战化为框架性的理性思考,淡定的背后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规律的深刻洞察。

 

BiMBA商学院的联席院长杨壮是同学们学习领导力的另一座丰碑。回首往事,杨壮教授自BiMBA商学院创建之日起就为它倾注了无数心血。二十多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利用与校友、与同学们共处的机会,宣扬“一个北大人”的价值观和领导力哲学。“领导力就是影响力”,杨老师不仅如此“布道”,更是身体力行。潘艺琼无法忘记,在戈壁赛道上,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飞沙走石,花甲之年的杨老师都在“与子同袍”,用砂砾和骆驼刺上的每一步、用擦不完的汩汩汗水告诉同学们——什么是“理想、行动、坚持、超越”。

 

朗润园里,师恩难忘。百忙之中悉心指导她写论文的刘国恩老师,虽然身兼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全国新冠肺炎专家组经济学家代表等数职,但对待学术认真严格,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每一个数字都要求精确出处;他看到潘艺琼毕业论文要以医改为主题,认为过于宽泛,不好把握,建议EMBA同学要从自己的工作实践出发,在自己感受最深、思考最多的领域深入挖掘。

 

还有多次积极支持E17班上的各种活动,纵横捭阖论尽古今军事与战略的谦谦君子宫玉振老师,对数据严谨认真,对统计情有独钟的胡大源老师;走遍中国深入真实经济生活从事调研、务实求真的周其仁老师,她在每位老师身上体味着“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

 

给了潘艺琼底气的,还有一位“一百分”老师——她不教课,却于无言中教给了同学们什么是专注和追求完美——“我们平时一忙起来,就会有选择地追求完美。有些工作上就只要求七十分或八十分。但刘老师不同。刘老师是每项工作都要做到一百分。有一次班级活动,班委已经做好了小视频,但刘老师觉得还可以更完美,就自己熬夜到凌晨三点多做了一个全新的,我们第二天都惊呆了!”——她就是EMBA17级的班主任刘文博。


 

班主任之外,还有众多为学生默默奉献,为校友们服务的EMBA中心老师和校友部老师们成为了她记忆中美丽的风景线。是她们共同积淀成就了国发院的品格魅力和气质,正如沙砾不可计数,叠压成沉积物,然后成为了岩石。作为一家“同人机构”,这里的每一位老师角色不同,但都以师者风范身体力行,为学生构建起良师益友的朗润园大家庭。

 

作为E17毕业班为数不多的、每门必修课成绩都在90分以上的“优秀毕业生”之一,潘艺琼总是想为同学们做的更多。新冠疫情来了,她思考的不仅是如何支援前线,还包括了集结同学们的力量,探索如何用影像记录一段历史,记录每一个同学在疫情期间为社会的不同奉献。

 

 

“我很喜欢我的班级,喜欢国发院的氛围。我也希望更多的创业者和寻求转型的人来通过EMBA的学习实现自我提升。

 

读了EMBA,我们开始考虑如何能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这种愿望是发自内心的;

 

新冠疫情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领导者如何应对这种不确定性,如何找到自己的那份坚定,都是需要通过学习、通过与专家和不同行业的人交流来获得答案。”

 

“学习的影响当时可能看不出来,但有些会成为骨子里的东西,会在某一刻从记忆中弹出来”。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张彤 撰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