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MBA新闻

【感悟】张莹莹:在您身上感受到了北大教授的风骨


作者:张莹莹

离1月20日每近一天,我的心就更紧一些。

1、元旦,2017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我们都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等待着上课。

杨老师进来了,他并没有直接翻开课本开始讲课,而是问了我们一个问题:

“昨天晚上有谁看了习近平的2017年致辞?

讲台下,沉默,几乎没有人举手。

此时此刻,我内心震荡:这就是教授和学生的区别啊。不在于看了什么,而是说明两者的境界完全不一样啊,所以每时每刻关注的点就不一样了。

更是震撼到让自己反省:是不是一直都是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小日子里?而无心或是没有这个格局观去关心国家大事儿?

而你面前这个之前只能在百度上搜到的人物,当他活生生地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心想他又在思考什么?他每天关心的是什么?自己和教授的境界区别到底是什么?

随后杨老师讲解了习近平2017年的致辞,让他深深地感受到了现在国家发展的着眼点是设身处地地站在中国群众的角度了,提高到上下同一,真正深度改革,改变中国贫苦大众的状况。针对国际形势,我们国家并没有任何谴责之词,但是明确强调了我们的原则:任何人在南海,在中国主权上做文章,不行!也把爱好和平的高度提高到全民意识的一个高度。

俗话说:纸面得来终觉浅,或许之前看过很多文章,听过无数新闻,却没有这次老师跟我们剖析来得深刻。

或许这就是:远处的总感觉是神,贴近了看,才是那么地直击心灵!

2、这一天是新年的第一天,整整3个半小时的课,我听到老师强调这个日子不下5遍,这意味着他把这一天当成了新的一天,新的起点,预示着要有新的期许,也有新的行动,也在时时启迪着我们学生是否也应该做些什么。

在这样一个饱含着希望、欣喜和激动的日子,晚上同学们邀请杨老师给我们做新年寄语。然而我们听到的并不是新年快乐,也不是恭喜发财。

杨老师貌似严肃而又庄重地讲道:

1月20日马上就要来了,这是Trump美国总统上任的时刻,之前无数言论已经很明显地感觉到了Trump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了。而最近公布的在Trump的侯任成员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彼特?纳瓦罗(Peter Navarro),他将领导新组建的白宫全国贸易委员会,负责推进美国制造业振兴的减税、贸易和投资促进等政策。而这个人在经济和军事上一向对中国持强硬立场,足可以看得出来Trump的倾向了。

而我们国家会以什么样的对策回应呢?

人民币今年的大幅贬值。

华人在美国已经感受到了歧视和不尊重。

而面对目前我们每个人身心都被侵袭的雾霾,我们又将如何对抗和治理呢?

这些问题我们每个人有在思考吗?

思考后有想到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吗?

杨老师照片-2

杨壮教授

那一刻,看着老师,我陷入深思,脑海里好似看到了毛泽东“恰同学少年”时期,北大校长蔡元培为了保护北大书籍,挺身而出拯救北大文化的那股凌然正气。

这个印象是我唯一对北大教授的印象,这种北大教授的风骨,今天我又在杨老师的身上看到了。

640
蔡元培

3、今天的中国和世界,虽然没有战争,虽然没有“民族危已”的气息,但是国际大环境的压力,也足够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内心激荡,无法平息。好似只有自己做出些什么才能对得起自己是个中国人一样。

现在却又觉得,把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真正地经营好,就算是爱国吧。如果每个人都心怀祖国,敬业工作,诚信商业,奋发自强,把自己影响圈内的事情做好,那整个国家的生态链就是美好。

就是我们常说的: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最后老师给了一句新年寄语:自由思想 独立人格!

此时此刻,从未感觉到这些是大话,是讲道理,而是一个教授,一个北大的教授,他内在的风骨彰显的力量——心系国家!

那晚当我走出校园之时,虽然雾霾依然弥漫,但我似乎看到天边远处的一抹彩霞,那是力量,那是希望的力量,那是奋斗的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