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MBA新闻

【北大国发院MBA学生大使分享回顾】由新冠疫情引发的思考与讨论


谁都不曾预料,2020开年便是一场席卷全人类的风暴。几个月来,新冠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工作趋于稳定向好,但大家对国际形势、疫苗研发、医药行业发展趋势等仍存有不少疑惑和问题。3月29日下午,北大国发院MBA学生大使线上分享开讲,作为多年从事医疗领域工作的学生大使,他们希望分享自己的所学所长,为大家带来新冠疫情的一些现状分析与相关思考。

北大国发院助理院长,MBA中心主任刘长艳老师做了开场致辞。她表示,特殊时期,国发院一直在为学生们开设精彩的讲座和分享,尽管大家不能面对面讲话,但线上交流从未停止。思想活跃兼容并包,无论线上线下,MBA中心始终致力于和大家一起追寻现象背后的真相。MBA有多样化的学员背景,因此能产生很多跨行业和跨背景的分享,这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更是MBA的魅力,这种共生共长的氛围能让大家在互相交流学习中不断发展和成长。

此次参与分享和线上答疑的学生大使主要有:

白冰,2018级北大-UCL在职班学生,现就职于药明生物

杜立哲,2019级北大-Vlerick在职班学生,现就职于强生制药

段炼,2019级北大-Vlerick在职班学生,现就职于Becton Dickinson

付国颖,2018级北大-UCL在职班学生,现就职于强生医疗

宋依然,2019级北大-Vlerick在职班学生,现就职于远毅资本

谢芳,2019级北大-UCL全职班学生,曾就职于辉瑞公司

周睿哲,2018级北大-Vlerick在职班学生,现就职于拜耳医药

付国颖:新冠与传染病旧事

作为03年北京非典亲历者,付国颖在深刻感受过传染病带来的灾难冲击后,报考大学时毅然选择了公共卫生专业,后入读北大并于2011年毕业。此后他一直在医药领域工作9年,希望长期深耕于此贡献绵薄之力。这次的分享他从介绍传染病开始,分析了什么样的传染病更严重,并回顾了03年非典的情况模型。

付国颖介绍道,从目前来看新冠病毒病死率不算低,传播速率比较快,还是需要引起很多人重点关注。2003年非典时,由于防控不力,短短两周出现了大幅的病例新增,最终导致传染病的爆发。他谈道,防控干预的目标是尽可能延长扩散期,即每天的新增维持在一个相对低的水平。同时介绍了三种经典的干预手段,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目前,全国疫情稍有缓和。付国颖从北京市的防控成果切入,讲到本次疫情在第一阶段延长扩散期比较成功,防控有力;第二阶段输入控制严峻,但是在一系列调整检疫情况等策略下,目前来看有效阻止了北京新冠的二次爆发。目前医疗资源比较充沛,整体防控还是比较可控。

就全国范围而言,新冠疫情的第一阶段,中国依靠国家超强动员能力和群众高度配合共同克服了高峰,在下一阶段我们国家仍存在一定挑战,需要严控海外输入病例。付国颖介绍了基本会采取的四个阶段策略,分散病人入关,减少国际航线,境外归来人员集中隔离和关闭部分口岸,目前主要是在第二三阶段。

不少人对近期欧美国家新冠疫情表示担忧,全球大爆发每日新增万例以上,而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评论都是对国外神奇操作表示的困惑。付国颖持另外的态度,其实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对策,因国情、文化和医疗资源情况的不同,所采取的对策也有所差异。他做了一些个人分析,比如有些国家真的是一开始就放弃治疗了吗?可能只是他们因医疗资源挤兑而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但都是在尽可能延长扩散期;另外西方一些国家崇尚自由文化,强制施行管控政策可能会起到反作用,这或许也可以作为“群体免疫”的另一层解读。

最后,付国颖总结,新冠一定会过去,它一定会带来社会的改变,我们不能预知未来新机会,但可以用过去经验去避免犯大错。

白冰:关于新冠疫苗研发的几点猜想

掌握主流制药工艺流程,熟悉生物制药和精准医疗行业动态,拥有14年生命科学领域从业经验的白冰分享了关于新冠疫苗研发的猜想。从疫苗的概念科普引入,白冰详细介绍了疫苗是给“健康人”使用的、主动获得免疫能力并且只能防御一种或一类病原体的生物制品,并通过图片展示了疫苗的作用机理,在个人和群体方面如何发挥作用,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力。

目前,全社会对新冠疫苗都保持高度关注,所有人都期盼着疫苗的早日研发,实现战胜病毒的完全胜利。白冰介绍了目前几家正在研发疫苗的几家公司,并对最有可能成功的疫苗和最有可能成功的公司做了一些分析判断。

根据参考消息网3月17日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说,目前我国五大技术方向疫苗总体进展顺利。对此,白冰个人更看好灭活疫苗,并进行了如下4个大胆猜测:第一,我国已经获得高产弱毒株,因此能完成灭活疫苗的临床前研究;第二,为保证免疫效力,国家将优先扶持灭活疫苗研发和临床试验;第三,灭活苗产能问题可以通过举国模式来克服,目前北京科兴、华兰生物、中生集团等众多厂家都具备大规模生产灭活疫苗的技术能力,且具有成本优势;第四,鉴于新冠肺炎极有可能成为全球季节性流行病,且国内疫情可控,国家强推疫苗上市的动力有限。

至于新冠疫苗何时上市?可能是更多人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来看,灭活疫苗预计4-5月启动临床,白冰说,如果国家能积极推动,预计在下一个流感季来临前基本可以实现注入人体。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全球科学家都在与时间赛跑推进疫苗研发,但研发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和严格的规范,并需要一定时间验证其安全和有效性。所以在疫苗未生产出来前,个人在现阶段仍然要持续做好科学防护工作。

段炼:浅析新冠疫情下医疗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新冠疫情以来,医疗行业受到很多关注,伴随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行业正面临着新的影响和挑战。段炼此次的分享,从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疫情对医疗行业的短期、中长期影响以及产业链多米诺骨牌效应和行业走势。

从短期影响来看整体还是呈现利好形势,尽管非疫情相关产品订单量有所下滑,但疫情相关产品销量较往年有大幅提升。之后,段炼就五类细分行业进行了详细叙述,包括医药产品,网上药店、在线问诊平台等c端环节,流通环节,医疗信息化以及医院收入和医务人员影响。对于中长期影响,段炼通过非典时期的历史数据来进行分析介绍,他表示,尽管本轮疫情期间部分设备、耗材、药品销量有快速上升,但相关企业的整体业绩还需要理性分析和看待。

段炼认为,新冠疫情也带来很多机遇,具体包括疫情对医药行业长期的发展逻辑影响有限,短期看国内基层医疗、互联网医疗、CDC及医疗机构某些科室能力建设的投入可能会增加,带动相应领域增长;长期看,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未来国内医药行业仍将是在医疗投入逐步增加、医保控费更加严格、分级诊疗日趋完善等政策主线下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将保持增长;分级诊疗基础建设、医疗+互联网、医疗大数据+AI、DRG、创新分子诊断、第三方检验ICL将持续保持热度。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就在国内疫情趋于稳定之后,全球疫情爆发,对整个医疗产业影响非常大,并已经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段炼谈道,欧美等一些国家拥有非常重要的源头生产基地,此次疫情将可能重塑价值链和产业链,具体体现在原料药物、试剂、抗体断货,医疗设备零配件供应滞后,科研项目、学术会议等被迫延期或取消等等。

最后,段炼从疫情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来预判医疗行业的走势,并提出了一些问题背后的问题。他表示,2020持谨慎乐观态度,可能恢复元气需要到明年第一季度。

问答环节

三位嘉宾分享结束后,各位大使们进行了线上互动答疑,并带来了精彩的回答。

Q:新冠疫情对于公众公共卫生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付国颖:对公共卫生最大的挑战,主要是武汉早期出现了一些医疗资源挤兑。其实新冠诊断不是特别复杂,未来一段时间会关注的方向是分级诊疗,让轻症患者在基层医院进行处理,疾控工作可能会做得更好;CDC未来不应当只是一个科研机构,还应承担一些风险沟通和媒体汇报的功能;责权利要对等,除一线医护人员外,也应关注疾控体系下的工作人员,相应的回报能让未来的工作做得更好。

Q:新冠对生物行业带来哪些机遇?

白冰:第一,国外新型疫苗公司展现出来的研发能力对国内很多企业产生了冲击,此次疫情后,国内生物制药公司将有更大动力加大对研发、生产的投资,这些对未来都有很大作用。第二,大型中外合资企业会从危机中抓住机遇,相信会迎来一个小的春天。

Q:是否认为互联网医疗存在发展的契机?

段炼:个人观点,形势比两三年前要好。从2019年到现在投资热度纷纷回转,很多企业重新开始布局。目前来看政策有松动,但还是需要国家实质性的文件出台。比如是否放开医生的职业限制,允许民间机构投资参与,医保是否会开放端口等。这算是风向标。互联网+医疗还是医疗+互联网,取决于核心医疗资源在谁的手里。希望在国家政策影响下能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Q:医疗行业哪些细分领域会成为接下来的投资热点?

宋依然:疫情是暂时的,长期来看投资机会不会变,作为一位一级市场从业者,就我观察,大部分投资机构的长期策略不会变。但疫情确实对部分细分领域有促进,比如医疗数字化,分子诊断等。需要注意的是,近期有些需求已经达到峰值,所以不能以目前的运营数据预估长期稳定的运营情况。建议还是回归理性的分析和思考,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的估值。

Q:疫情对医疗行业的影响?

杜立哲:除了刚刚的分享外,个人从疾病的角度和渠道角度做一些补充。首先,传染病防控是未来的一个发展重点,政府会积极纳入相关产品但医保基金压力会很大,未来创新医保支付模式和商保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第二,预防型疫苗在政府扶植等方面未来会比较看好。此外,在线渠道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怎么去吸引客户,如何在线配送,服务患者客户,更能体现竞争优势。

Q:北大国发院深造对于职业发展的影响?

周睿哲:在波动非常大的时代,很多人都在考虑读书,来充实自己为未来打好基础。对个人来讲,两年的国发院时光非常难忘。在选择国发院时,首先很看好这里的平台,国家智库,大师云集,包括个人所在的医疗行业,就有很多走在行业前沿的专家们,学院会组织很多活动能近距离接触他们,整体资源非常丰富,对职业很有帮助。第二,在某个行业或某个职能工作久了需要一些新的知识来激发灵感,国发院在课程设置方面为大家提供了很多选择需求,比如个人长期从事医疗领域工作但对金融投资比较感兴趣,这里有很多选修课能进行补充。最后,记得开学伊始杨壮老师提过,进入校园学习固然重要,但跟谁一起学更重要,这里有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能了解各种行业前沿信息,甚至能促成一些商业合作机会。总之,国发院充满了各种可能,作为对未来的投资,也欢迎大家报考MBA项目。

近两个小时的分享结束,但讨论从未停止。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时期,科学防护,了解事实真相,认真准备自己,我们有理由相信,疫情总会消散,春天总会到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