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管理

马浩:十八世纪的互联网思维与平台战略


相关附件:
  • u=352
  • 据说我们的时代需要拥抱所谓崭新的互联网思维,其精神实质是平等、开放、参与、互动,当然还有用户体验,口碑效应,迭代演化,生态系统,如此等等。还据说平等开放的平台是互联网思维的重中之重。一时间,平台战略又时髦走俏、饱受推崇。碰巧,最近读到一位纽约华人学者在中文商业媒体上抨击近来“巨额亏损”的美国邮政(USPS)之各类“国企病症”。笔者曾经旅美20余年,对美国邮政服务之安全可靠与价格亲民印象深刻。为了澄清事实,特意花功夫研究了美国邮政的前世今生。不禁恍然大悟,夸张地说,美国邮政在18世纪便是互联网思维的践行者与平台战略的急先锋。不妨藉此专栏为平台,跟各位看官掰饬一下平等与效率并重的美国邮政。

    美国邮政的网络思维
     
    由本杰明•富兰克林出任首任总督的美国邮政总署成立于1775年,比美国建国还要早一年。美国邮政并不是国企,因为它根本不是企业,而是根据宪法授权存在的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成立伊始,美国邮政便拥有普通信件(first class mail)邮递的垄断权。这保证了它有足够的规模以及与之俱来的收入去服务所有的美国人。如果完全由市场来提供邮政服务,商家肯定专注于盈利丰厚的邮路。那些偏远地区的用户则可能无人问津。通过政府垄断提供此类邮政服务,实际上是政府强制性地打造了一个全天候全方位的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毫无例外地包含了美国所有的民众,无论你在比肩接踵的繁华都市还是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你付同样的邮资,得到同样的服务。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使用邮政服务,既可保证公民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喜好选择其生活方式和居住地点,又能使其与美国社会这个大网络中的任何人通过邮件联系沟通。平等、开放,参与、互动。现今的互联网精神,不过如此。

    当然,如果没有足够大的规模效应,美国邮政的网络注定难以从经济层面持久支撑。2013年,其销售收入达到673亿美元,拥有近50万员工和21万多车辆。美国邮政的3万5千多个经营网点,多于麦当劳、星巴克和沃尔玛在美国店铺的总和。作为唯一有能力向美国所有私人和商业地址投递邮件的服务提供者,美国邮政每天(周日除外)向1.53亿个地址进行投递。最长的一条邮路位于俄克拉荷马州的某个乡村。邮递员每天驱车187.6英里,将邮件送到240个家庭的邮箱中,按时定点,风雨无阻。

    200多年来,美国邮政的收支每年基本平衡,而且还有50多年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形。2006年以来美国邮政连年赤字,并不是因为经营不善,而是国会法案强制要求它在10年之内为今后75年间将要雇佣的员工提前预缴至少每年50亿美元的养老医疗保险。在如今实体邮件日益遭受电讯方式替代,联邦快运等私人快递公司“撇脂”竞争的严峻形势下,无论它有多少弊端,美国邮政仍然能够顽强生存,不拿纳税人一分钱,完全自负盈亏。何况我们根本就不应该预期它要去盈利。这项源自18世纪的顶层设计,先知先觉地采用了网络思维,相对较好地兼顾了平等和效率。

    值得信任的交易平台

    一个国家经济的腾飞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甫自成立,美国邮政恰恰是提供了一项安全可靠、廉价高效的公共服务,一个值得信任的交易平台,于国计民生贡献殊甚。美国政府先后相继出台了200多项联邦法案,以保证邮政业务的安全。在美国邮政这个平台上,人与人交往,组织与组织对接,公民与政府沟通,企业与顾客相连。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双边,多边,平台效应竞相凸显。围绕着这个平台,生息着万千个目标繁杂、形态各异的生态系统。

    早在19世纪末,乡村居民就已经可以通过邮购的方式购买城里人享用的商品。现在的网购,不过是当年的邮购在新技术手段下的翻版。无论你采用什么用户界面,货物的实际运送,最终还是要与邮递环节牵连。如今火爆异常的奈飞(Netflix)最初就是靠了美国邮政的渠道从事DVD租用业务起家的。当然,美国邮政自然也可以在自己的平台上开展其得天独厚的业务。作为政府的一部分,它可以受理代办公民护照申请。基于其良好的信用,它同样可以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比如汇票与汇款。美国邮政的平台亦可为竞争对手提供业务方便。以包裹和快递为主业的联邦快运和UPS等公司,也通过美国邮政的网络和渠道运营某些时效性不强的邮递业务。同样,美国邮政也会付费利用这些对手在空运方面的优势和专长。在邮递业竞争如火如荼之际,美国邮政这一平台依然实用可靠。

    行文至此,不禁感叹,美国邮政虽然没有诞生在互联网时代,但它却比几乎所有的当代企业或机构都具有“所谓”的互联网精神,而它一开始就名正言顺地践行赤裸裸地垄断。国中互联网时代的巨头大佬们满嘴平等、公开,貌似阳光透明,祥和圆融;实际仍是互掐、互绊,恨不得你死我活,通吃全赢。你堵我的出口,我断你的路径。诚然,商人逐利,天经地义,只是不要动不动就自欺欺人地将个互联网思维描绘的玫瑰样绚丽,百合般温馨。

    竞争性的市场通常可能会更有效率。政府机构做事则主要应该关照平等。美国邮政,作为一个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乃是少有的平等与效率兼顾的典型。其网络思维与平台设计,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仍然值得我们的企业和政府去思考和学习。

    (《中欧商业评论》马浩专栏,2014年第6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