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环境

后“坎昆”时代 朗润园再议“气候变暖”


 

——能源安全与发展研究中心首次筹备会议纪实

撰稿 张彤

2010年12月23日,在这个号称“千年极寒”的冬日下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能源安全与发展研究中心首次筹备会议在朗润园如期召开。国家发展研究院胡大源教授、霍德明教授、徐晋涛教授、朱家祥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校友中信证券简炼先生出席了此次会议。

回顾“坎昆”,看清现实

刚刚结束不久的、倍受媒体和民众关注的坎昆会议,取得了哪些进展?世界离实现减排目标还有多远?国家发展研究院双学位项目学生、来自北大地空学院的史文婧、张晓玉在此次筹备会上首先介绍了坎昆会议上各国的立场、取得的成果以及遗留的问题。一方面,坎昆给了我们更多希望—各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的减排目标得到了巩固、发达国家集体承诺将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资金;另一方面,这份希望又颇为渺茫,新的减排协议签订似乎还未提上日程,气候发展资金到位也困难重重。

“四大争议”,剑指气候变暖

带着渺茫的希望,我们仍要努力去解决问题;而要有效地解决问题,首先要客观地认识问题。当今,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气候变暖真的存在么?已有的模型是否经得起现实的考验?气候变暖的影响果然如媒体宣传的么?随着近些年极端灾害天气的频发,人们对上述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本次筹备会,即在此背景下,试图从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多个视角来厘清争议。史文婧和张晓玉在胡大源教授的指导下,综合大量相关文献,结合对科学家的一手访谈资料,在会上做了《关于气候变化的争议》的报告(以下简称《争议》)。

《争议》指出,在气候变化的问题上,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着“四大争议”: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和程度方面的争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的争议、气候模型预估结果的争议和气候变化对人类影响的争议。
由于测量手段的不同,温度计测量结果显示气候变暖趋势明显,程度较高;而通过卫星和高空气象气球获得的数据则支持“气候变暖趋势较为微弱”这一论断。筹备组成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朱家祥教授指出:就像测量人体温度一样,机场的扫描设备和紧贴人体的温度计其测量准确程度也不同,这和地球气温变化的测量或许类似。徐晋涛教授亦认为不同测量手段造成的差异,应该可以进一步分析。

关于第二项争议,即气候变暖的成因,《争议》发现,到底大自然和人类谁是“罪魁祸首”,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结论迥异。在40万年尺度上,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与气温升高孰因孰果,科学界还各执一词;而在1500年尺度上,全球气候短期升温可能源于目前正处于气候变化周期中的暖期,由此推论则气候变暖既非拜“天工所赐”,也非人力所为;而另一方面,如果以IPCC的气候模型来推论,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则“难辞其咎”。

既然气候变暖的成因判断、影响预估都基于气候模型的模拟,那么气候模型预估结果可靠性到底如何?《争议》指出,有研究表明:现有的气候变化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还存在一定差异,甚至有专家认为IPCC气候变化模型得出的结果缺乏可靠的资料来源。霍德明教授谈到,就像宏观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率难以预测”一样,气候变化也存在着预测上的困难—因为,当预测发布之后,人们会根据预测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政府也会采取一定的措施,预测的结果当然不会实现;而朱家祥教授和胡大源教授也从统计学的角度,指出通常区间估计比点估计更有价值。

 在《争议》的最后,大家重点探讨了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若干年后,我们今天的国际都市都会在一片汪洋之下,这到底是危言耸听,还是伟大的预见?仔细分析数据和图表,经济学家们发现了其中原来存在着夸大其辞的因素;近年来困惑人类的极端天气与气候变暖之间并无明显关系。

在环境经济学领域研究多年的徐晋涛教授表示,这样全面而清晰的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综述性研究还不多见,希望能源安全与发展研究中心筹备组的成员再接再厉。

节能减排:任重而道远

在会议的第三部分,胡大源教授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世界各国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所采取的措施和效果。数据表明,当一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很难将二氧化碳排放降下来;而当经济危机袭来之时,即使是最积极的欧洲国家也不敢再做过多承诺,可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仍存在着一定的内在矛盾。目前,我国的工业生产和居民户使用的主要能源还是煤炭;从长远来看,比较有潜力的是核能建设。胡大源教授之前亲自走访了中国核二、三建设公司,在大亚湾核电站了解了我国核电建设的实际情况。胡教授表示,未来能源安全与发展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后,将利用更多的机会走向企业,以便获得第一手的调研资料。与会人员还讨论了当前核能利用已取得的进步,以及仍待解决的核废料处理等问题;对于水电、风电和天然气发电的前景也各抒己见。大家认为,中国未来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另一方面面临着国际社会的压力,节能减排任重而道远。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着手成立能源安全与发展研究中心,其初衷就在于在国家整体发展的框架下,在全球已有能源紧张、新能源亟待开发的大背景下,利用国家发展研究院雄厚的研究资源,发挥宏观经济学家、计量经济学家、环境经济学家的联合研究优势,调研一线的能源企业,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促进能源事业的飞速发展,提供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可行的政策建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