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经济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成功举行“未来十年的中国”研讨会


相关附件:
  • 1
  •  

    十八大胜利结束,中国将迎来新的十年。按照十八大设定的国民收入倍增目标,未来十年将是我国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性十年。在这十年中,我国将面对多个方面的挑战。第一,世界经验表明,能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成功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中等收入国家(地区)并不多,我国能否实现这个目标,仍然要面对严峻的挑战。第二,改革曾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十八大明确了下一步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如何推进这些改革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三,即使是以比较保守的估计为基础,我国到2020年前后仍然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未来十年,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将发生质的变化。这不仅表现在我国对世界的影响方面,而且更表现在世界其他国家对我国的期待方面。如果管理世界对我国的期待,以一个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和政治的进程,是下届政府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以“未来十年的中国”为主题于2012年11月21日特别举办了一场研讨会。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社科部部长李强,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张晓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辑思、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法学院教授强世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史晋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韦森,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晖,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主任杨大利,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等参加研讨会,就热点话题发言并参加研讨。

    胡大源、杨壮、张帆、雷晓燕、沈艳等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多位教授也都特别列席了会议。国家发展研究院本科双学位、研究生与博士生,BiMBA校友与在读学生,多家媒体记者,以及多位经济与社会改革的关注者在现场分享了这场思想的盛宴。

    为使研讨具体深入,全天的研讨会又细分为四个热点话题:“回顾与展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在世界的定位”。与会嘉宾真诚而深刻的研讨,话题的不断深入,现场听众积极的参与,使整场研讨会直到结束时仍意犹未尽,取得圆满成功。


    在第一个主题开始之前,姚洋教授代表主办方国家发展研究院向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下一个十年对中国而言,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经济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国家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支持。国家发展研究院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成为一个以经济为基础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本次研讨会将主题定为“未来十年的中国”,并广邀国际关系、人口、历史、政治和文化等多学科的学者共同研讨,也是一次探索和尝试。

    从世行载誉归来的林毅夫教授率先演讲。他表示,未来十年不仅是对中国非常重要的十年,对美国,甚至对世界都是特别关键的十年。他简要重申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判断及面临的挑战之后,从收入分配的角度重点论述了中国为什么需要进一步改革,从对外关系和历史经验的角度阐述了中国为什么需要进一步开放。对社会感受强烈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他建议通过发挥比较优势,使初次分配就兼顾效率与公平问题。

    林毅夫表示,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都负有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殊责任。如今中国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就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研究解决的方案。

    蔡洪滨教授以社会结构固化与变化为视角,分析了过去十年中国人力资本的发展与变化。他表示,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增长通常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要素,但这三要素中,他最看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既与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和传统价值观有关系,也与社会结构的变化空间很有关系。

    史晋川教授分享了他最近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显示,全球处于一个1980—2030年的长周期中,前25年是复苏和繁荣期,目前这10年是危机酝酿爆发扩展期,未来15年是箫条复苏期。在这个长周期中,未来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和能源消费结构将如何变化,中国如何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都值得思考。

    强世功教授表示,在讨论发展时,视野不能限于十年。从国内国外两个大角度考虑,有两个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一是中国的国际定位: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离不开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未来这种环境如何保持,定位很重要;二是中国国内秩序。国内秩序首推宪政建设,然后是核心价值观、法制与社会秩序的建设。

    主题发言之后,在场嘉宾和听众就“回顾与展望”这个主题,以及嘉宾发言后衍生出来的宪政、县域经济、中美关系等话题展开自由讨论。



    第二个环节“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由刘伟教授率先发言,他根据世行2006年的数据,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进行了梳理,重点选择滞留于4000—12000美元这一区间的国家,以及成功实现穿越这一区间的国家进行分析。对于徘徊与穿越,他认为关键在于创新。

    蔡昉从人口学的角度,剖析了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他表示,虽然从数据上,资本、人力、抚养比等各个要素都对GDP的增长有贡献,但这些要素或多或少都与人口有关。中国劳动力增长与抚养比下降所带来的人口红利在2010年已经向下,对GDP贡献由正转负。从这个角度出发,他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潜力和压力此消彼长。

    余永定教授从理论模型的角度解释了中等收入陷阱,并对不同的均衡状态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与东亚经济奇迹有一个不同的历史基础,即中国曾经的重工业政策为后来的制造业大发展准备了人才。他主张中国认真发展工业,对很多地方政府热衷房地产业和盖政府大楼提出批评。对招商引资与自主产业发展的利弊,他也提请大家讨论。

    杨大利教授表示,中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到发达国家,很大的一个挑战就是收入不公问题。收入不公的背后是腐败与制度问题。他引述《国家的兴衰》一书中的观点,认为利益集团的形成与扩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极大。利益集团也有新兴利益集团与既得利益集团,不可一概而论,但不争的事实是,利益集团为保证自我利益最大化,有时不惜违背市场发展的规律。
    四位主题发言之后,在场嘉宾和听众就政府与市场关系、FDI利弊、利益集团等热点话题展开自由讨论。

    上午的研讨热烈深入,为了给教授们留出更多的时间相互研讨,也为了给听众奉上更精彩的智慧碰撞,下午的研讨会提前半小时进行。



    第三个环节的主题为“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李强教授率先发言。他表示,中国过去30年不仅有经济改革,也有政府体制的改革。中国由中央垂直一体化的大国体制,有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但这种体制对政策要求极高,政策对路能成大事,政策失误能铸大错。如今政府将重点转向经济建设,经济取得巨大进步,但各地政府官员都规划经济发展,也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另外,党政关系,党与宪法的关系,也是中国今后十年非常重要的课题。

    韦森教授以“预算民主”为主题,阐述了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他认为,中国当前对改革的共识很高,已经不是改不改革的问题,而是如何改革。在如何改革上,他表示,改革要坚定市场经济不动摇,坚持国家法制化与民主化的方向不动摇。同时,就宪政与民主的关系,韦森也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了的阐述。

    卢锋教授将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进行了梳理,然后大致分为三个大类,一是常规性改革,比如减免农业税等三农问题的很多改革;二是突破性改革,比如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三是系统性改革,比如整个中国在1980年代初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鉴于中国改革有危机倒逼的特征,面向未来,他认为社会稳定、腐败、收入分配、房价等九大风险因素可能成为中国启动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

    张晓波教授非常认同卢锋对危机倒逼改革的分析,同时又指出,中国是作为管理一体化的大国,对改革的事前实验有非同一般的价值。中国的很多改革,比如包产到户、经济特区等,在全国推广之前都做过试验。但最近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的成功使官员的自信心有些膨胀,对新政策的市场实验指数明显出现下降,很多政策失误与此不无关系。之后,他以农村房屋产权问题为例分析了资源浪费等具体的经济与改革问题。



    四位主题发言之后,在场嘉宾和听众就大学教育、宪政社会主义、预算民主等热点话题展开自由讨论。

    最后一个环节为“中国在世界的定位”,王辑思教授率先发言。他表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只是经济总量的第二,不是实力的第二,而且这种炒作式的排名没有现实意义。更有现实意义的是中国在全球的战略定位和在亚洲的战略定位,以及中国对自身政体的定位。他建议的中国定位是实力最雄厚的发展中国家、利益和影响迅速向全球扩展的亚洲大国、政治体制和价值体系独特的社会主义国家、现存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受益者、参与者和改革者。

    张宇燕教授承接这一主题,从制度层面、货币层面和价值理念层面阐述了中国的国际定位。在西方发达国家有可能出现“日本化”的情况下,中国在国际规则、国际制度方面已经从“我不”转向了“我想”,措辞变化的背后是中国对国际利益诉求的变化,但这其中还有很多因素要认真思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汪晖教授从他与非洲学者交流时的印象谈起,形象地讲述了中国的国际定位问题不仅要从国内公众的角度思考,也要从海外学者和利益方的角度思考。国际上不仅高度关注中国经济上的成功,他们更关注的是中国在经济上成功之后,下一步想做什么。如果我们不表达清楚,他们只能从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中得出一些推测性的结论。

    许纪霖教授当天压轴演讲,他从文明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德国与中国的崛起,以及新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异同。他认为,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中国儒家经世济民的态度,积极入世文化,中华民族勤劳勤俭的良好传统,以及对新教文明中竞争与效率的引入。从大历史和文明的角度,中国经济奇迹是一种富强的崛起,尚未进入文明的崛起,后者涉及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

    四位主题发言之后,在场嘉宾和听众就文明、民族融合、世界定位等热点话题展开自由讨论。多位听众也即兴参与发言。


    下午17点20分,虽然预定的研讨结束时间已过,但全场依然气氛热烈,座无虚席,意犹未尽。姚洋教授代表主办方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真诚、热情、深刻的讨论,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