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金融

听VC“先锋”讲VC


 

文 / 朗基

    “眨眼间,中国的创投(VC)都已经20年了。”陈友忠一边说道,一边打开了他的PPT,上面用顺口溜的形式写着“那时候天还是蓝的,水也是绿的;……那时候搞创投是悠闲的,日子是好过的……”。

    作为智碁创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暨合伙人,陈友忠(York Chen)在中国的VC业内可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作为BiMBA MBA2002 EMBA校友,此次受BiMBA校友工作部的邀请,陈友忠给他的学弟学妹们的讲座“中国创投大势与企业融资”中,却依然保持着一个轻松、调侃的氛围。将创投20年来的历史,以及目前中国VC业的现状,向大家徐徐道来。

中国VC20年

    “现在市场的特征是三个部分:更多的公司、更多的人、更多的资金进来。”陈友忠评价道。

    陈友忠介绍,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一些老牌VC进中国,是中国创造产业一个非常大的事件,把中国的创投推到国际一个舞台上面。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像台湾、新加坡、欧洲的VC进中国,吸引了很多第一次的团队,第一次针对中国的基金,这也是蛮特殊的一个现象。而且有很多是针对中国,也是第一次募集。

    陈友忠把这VC进中国总结为五个模式:

    第一个像红杉中国这样,自己找中国的合伙人,中国的团队,弄一个红杉中国这样的基金。

    第二个,就是像IDG、DFG,弄一个特许的方式。

    第三个,是是所谓的GP,成为中国的LP。参股投资一个中国的基金作为有限合伙人,从事获得拓展中国机会的平台。

    第四个模式是,成立一个中国联络处,一个代表处,有一些中国的人在美国不错的管理学院毕业,有不错经验的人到中国来组建团队,用美国管理公司的基金分离一部分来中国。

    第五是分享。

    陈友忠说, VC行业里面人才比较流动,一个新的产业总是老的一些人担任着人才提供者的角色。这里面有很多的VC界的朋友在原来的管理公司已经有3、5年的经验,进入到新的创投基金,担任更加有战略价值的角色。

  还有更多的钱,这也是蛮清楚的,也是可以了解的。这一些钱在过去一年半集中到一些特定的领域,包括互联网,包括Web2.0,包括P2P,这里面集中了很多的钱,有一些过热的现象。某一些领域是过热了,不见得说是全部过热,有一些地方稍微有一些冷。

    还有基金的提供上面,还有一个观察,有更多基金挪到亚洲来,像HB IntLL进入到中国来,到2000年这一笔投亚洲了,但是限定不超过25%。04年第三笔就没有限额了,只要有好的项目就可以投了。

热创投的软着陆

  曾经有朋友问陈友忠,现在中国创投是温、是热还是过热,和多数人的观点不一样,陈友忠热望那,目前中国创投是过热的,他认为,几个所谓的事件是导致现在对过热环境有一些调整,所谓的软着陆。

  第一个,以前所投的项目,现在进入一个所谓的事实的检验,一定要回归到地面上面来。

  第二,无线增值服务很惨,无线增值服务支撑中国互联网和中国的创投,但是打压的时候收入掉了80%,公司从赚钱到赔钱,对整个互联网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四,里面有一些政府监管的措施,不管是商务部的法律法规9月份开始实施,还有信产部针对外商参加电信增值服务的规范,包括对网吧等等的管制。

  陈友忠以无线增值为例,他说,业内里面的人都了解,无线增值会得到收入,运营得好的话,一个月700、800万人民币收入也不罕见,公司两三年会卖掉会赚大钱,这里面会有一些水分。

  另外,中国整个互联网的产业跟VC很大一部分是靠增值服务撑起来的,当这一个产业遭受打压的时候,对这一个产业影响也是很大的。

  因为这样的状况,整个无线增值的收入下降也是蛮多的,甚至有一些下降到80%、90%,像TOM等公司都被迫裁员。可见,无线增值是一个双刃剑,水能载舟,水也能覆舟。

    他还提到一点,,投资是不是一定要集中在Web2.0,是不是集中在Internet,是不是在TMT方面有一些更好的空间,这里面大家慢慢的宽广的看一些东西,尤其是有一些是有中国特色的,特别是针对广大消费者的品牌,这里面空间是蛮多的。

  陈友忠总结道,从宏观的角度看中国的经济环境,境外的投资基金,境外的创投公司会对中国继续保持兴趣,这里面会有更多的钱进来,这里面的前景是蛮好的。2000年的时候,因为整个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大家接受了这样的冲击,受伤也是惨重的。到03年底慢慢地回温上来,现在这样的软着陆是一个主动的作为。这里面感觉到做错了一些事情,在泡沫破灭的时候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失控之前我们有一个比较理性的空间。这是中国创投行业会更加成熟、更加理性的象征。

手记:近距离感受“先锋”

    虽然绝大多数听众是第一次接触York Chen,不过这并不妨碍猜出他的一个嗜好——做PPT——而这也是经过他证实的。演讲一开始,陈友忠都拿出了很精美的PPT——这都是他自己亲手做的,他喜欢把自己的思考写在上面。而且,在他的电脑里,还保留着几乎每场演讲的PPT,据说,陈友忠还会把一些会议的PPT上传到智基创投的网站上,让别人下载。更加不同的是,他还会在PPT的最后写上自己的邮箱,附加一句:欢迎来信索取报告。甚至很出乎意料地把自己的手机号写到PPT上,并注明:短信联系。

  York Chen的演讲很有逻辑性,言辞间闪烁着睿智,还不时会蹦出几个雅俗共赏的笑话来。比如,他会在PPT中借用一些顺口溜的形式,比如把一个笑话改编成创投版说法:“等咱有了退出,就不怕再投资,想投网络投网络,想投芯片投芯片。一次投两家,一家投着玩,一家学经验!”

    不难看出,York Chen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他喜欢将这些观点总结起来,例如有名的“中国高科技创投机会新的‘三个代表’”,还有国外主流VC抢滩中国的双面影响,内资创投的发展障碍等。应该说,这与他在学校里的学习不无关系。

    York Chen是BiMBA的校友,也是BiMBA的老朋友,在BiMBA的学习,除了增加了他职场上的筹码外,他对BiMBA所提倡的“企业家责任”的践行——“雁行北大”,也为BiMBA带来了殊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