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教育

北大国际(BiMBA)的另类教学:从课堂到田间


相关附件:
  • 课堂
  • 000

     

    在投资者眼里,丁磊、郭广昌、柳传志,一个接一个大佬杀入有机农业。榜样的示范,食品安全危机的倒逼,再加上十几亿菜篮子的诱惑,有机农业格外令人心动,仅几年时间,北京周边就出现各类大棚和农庄超过1000家。

    在消费眼里,不仅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与有机农业难以区隔,对鱼龙混杂的有机农业更是深受真假难辨之苦。

    在经营者眼里,有机农业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农业与农民的标准化究竟是最简单的,还是最复杂的?

    2013年10月19日,带着这一系列问题,以探索管理前沿为使命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决定将MBA课堂搬到田间:对诺亚有机农业进行实地调研,并与农场主进行深入探讨,力求通过“解剖一只麻雀”,深刻分析一个新兴产业真正的机遇与挑战。

    这一活动也是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成立20周年暨BiMBA成立15周年纪念讲座系列【朗润·管理前沿】的开篇之作。

     

    0

     

     蔬菜大棚里的MBA

    诺亚有机位于北京平谷区马昌营镇。创业三年多来,公司成长非常迅速。成为北京市成长最迅速的有机农业品牌之一。大棚数从当初的二三个发展到如今的200多个,占地1500余亩。订户从零拓展,如今已经突破1000家,2013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000万元,成为北京市订户数最多的有机农庄之一。前不久,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平谷调查,曾专门到诺亚有机参观。

    然而在这一系列光鲜的背后,诺亚有机还有很多棘手的问题。

    19日上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的几十位MBA、EMBA学员和校友,会同《中外管理》、《管理学家》、《中关村》等媒体记者,一同走进诺亚有机农业公司,在蔬菜大棚里开始了一节另类的MBA课。

    CEO朱迅首先带领大家进入了一个种茄子的大棚,这是茄果类蔬菜大棚的典型。站在铺着稻壳的田垅间,朱迅与农场首席技术员现场为大家讲解了中外的有机标准及异同点。

    据朱迅介绍,中外有机农业在标准上的最大差异在于是否允许使用农药。国外允许安全线以下的化学农药,而国内必须是百分百的有机农药。在整个产业上,中国的最大特色或难题就是客户对菜篮子的丰富程度要求极高,远远超过欧美。欧美可能一年四季的蔬菜需求只有几种,而诺亚有机如今蔬菜种类扩展有50多种,不少客户还是反映品种单一。

    在200多个大棚里,一年四季都要保证50种左右蔬菜的平衡供应,这本身就是一大难题,因为蔬菜的生产是不均衡的,同样一棚西红柿,高峰期产量能达到每天1000斤,而低谷时的平均产量可能下降到50斤,相差20倍,而客户的需求是稳定的。为了协调这个需求,他们每年要安排近2000个“茬口”,以保证每一个菜品的新鲜平衡供应。

    这还不是最大的难题。

    要做到真正的有机,必须用蜜蜂授粉,而每一批蜜蜂的活性不同。如果一箱蜜蜂偷懒而错过最佳的花期,茄果类蔬菜的产量也会大大折扣。在茄果类蔬菜开花以后,如果能施化肥,产量会大增,但他们必须坚持使用有机肥,这也意味着要牺牲近50%的产量。

    更让MBA和EMBA学员意想不到的是,有机农业必须使用规范的纯生物提纯的有机农药,但国内有机农药时有造假。朱迅说,哪怕他们只掺上5%的化学农药,我们的有机承诺就形同虚设,对不起消费者,更坑害我们自己,一大棚蔬菜就得以超低的价格处理掉,连喂羊都不行。因此,他们后来对所有的有机农药也都先小范围施用,检测合格后再正式使用,这无疑又增加了检测系统的投资成本,以及时间成本。

    在朱迅介绍的同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的学员、校友与媒体记者也争相发问:有机农业的真正标准是什么?有机农业的最大难点是什么?有机农业中人工、大棚、管理费用等不同成本的占比如何?有机农业在标准化上面临哪些难题?刘辉、程军生等几位同样从事有机农业的EMBA校友更是现场切磋老农民管理与天敌防治等问题。

     

    0000

     

     种菜难,卖菜更难

    朱迅早年在德国留学,学习机电专业,是一个标准的理工男。归国后,朱迅成为一家德国公司的驻华首席代表,成为标准的金领一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高帅富。

    “我的初衷,就是想为家人提供绿色的无害蔬菜,就跟朋友弄了两三个大棚。后来发现大棚太少,菜品太单一,结果就越加越多。”谈起创业,朱迅很有上套的感觉,他笑着告诉大家,他创业真是“玩着玩着,结果陷了进去”。

    既然是主动陷进去,自然也想主动走出来,而不是退出来。之后,这位高帅富虽然处处自称农民,但从大棚的设计到茬口的精确安排,尤其是从种子到有机农药,再药有机肥的绝对把控,处处都能看到严谨的德氏风格。他表示,就算公司最后以失败告终,他也绝对不会像很多企业家一样,突破产品质量的底线。

    与很多人一创业就就琢磨着如何卖产品不同,朱迅始终将精力集中于做产品。三年多来,他不是蹲在地头,就是不断走访农科院、山东寿光、欧美同业、韩国农场,寻求各种先进设施与方法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在下午的案例研讨会上,朱迅又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学员和校友分享了他经营与考察的种种心得,尤其是中国几个主流的经营模式,国外证明最成功的三家有机农业公司的经营模式,并就诺亚有机经营中的种种问题进行现场交流。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诺亚有机农场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清华环境学院等高校以及科研单位合作,同时利用以色列、荷兰等国的有机种植技术,结合实际,形成了一套能够全年生产多种有机蔬菜的科学种植与管理体系,最终高标准地实现了无农药、无化肥、无转基因、无激素和蜜蜂自然授粉的天然蔬菜,其中的创新点不一而足。

    但仅仅做出好产品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创业公司,还必须想办法化解赢利的压力,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营销,简单说就是“卖菜”。

    经过三年多的自己琢磨与外出切磋,朱迅对病虫害防治,茬口安排等已经头头是道,成为名符其实的种菜专家,但说起卖菜,他却一唱三叹。“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卖菜,曾经在报纸打过几十万的广告,结果一个电话都没有”。“我们曾经去高档社区做推广,结果是一筐一筐的送菜,却没收到什么订户。”

    有同学指出,诺亚最大的优势是三位创始人都是理工出身,做事严谨,确保了产品质量。最大的劣势也是三位创始人理工出身,不善言辞,不重推广。营销问题也成为当天的研讨会的重点话题之一。当有同学问朱迅为什么不请一位营销专家时,朱迅说,“不是请不起,就是留不住”。

    在后来的研讨中,朱迅表示,他们确实应该加强客户的研究。“我们后来发现,所有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口口相传的,而且基本上都是来过我们农场,实地参观和交流过的。”基于这一点,诺亚也明确了未来在营销方面的奋斗方向,即邀请潜在客户到现场做活动。

    在当天的考察与研讨结束后,很多学员与校友依然兴奋度不减。在北大朗润园里的课堂上,他们学习的都是标准化产品与服务的管理,很多人没想到最传统最简单的农业,竟然面临这么多标准化的难题:雷雨、大风、农民、害虫、连阴天等,都是随机且不确定的因素。

    有同学表示,有机农业虽然称得上前沿产业,但其“靠天吃饭”的本质并未改变,如何通过技术的创新,在“靠天吃饭”与“事在人为”之间找到平衡点,尤其是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如何找准盈利点,是朱迅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也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非常值得进一步探寻的管理前沿话题。 

     

    0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