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教育

中美关系的基础与变数——北大国际(BiMBA)2011级EMBA美国游学行前课之三


相关附件:
  • 中美
  •  

    来源:朗润贤青

    2013年4月14日晚,即将奔赴美国游学的BiMBA2011级EMBA学员迎来他们的第三场行前讲座——中美关系。主讲嘉宾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倪峰。杨壮院长主持讲座。

    在讲座的开场,倪峰就表示,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大家都心知肚明,多年以来,中国在对外关系中都把中美关系称为重中之重。但中美关系的关键之处不在美国,而在中国。为什么?因为美国已经相对成熟稳定,而中国仍处于快速,甚至剧烈的变化之中。基辛格博士也曾表示,西方的群体性下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崛起,以及全球重心的东移,堪称全球400年未遇之重大变化。

    随后,倪峰博士从中美关系的基本特征、发展历程、当前状态与展望等不同的角度,详述了他对中美关系的深刻见解。

    在基本特征方面,倪峰表示,认识中美关系,必须深刻理解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重要性,一个是复杂性。

    倪峰说,这两个关键词都不难理解。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中国媒体和外交用词上都有明确的体现,大家经常读到重中之重之类的话。2012年的王立军案等几个重大案件,也映射着美国对中国政治非同寻常的影响。对美国而言,2012年的总统大选,其中有一场专门的PK,主题就是中国崛起与未来世界格局。中美关系对美国的重要性从中也可见一斑。

    中美关系为什么如此重要?倪峰从四个层面做了解释:

    首先,这是典型的大国关系。

    其次,两国关系直接影响世界格局。相比之前,英法关系也是大国关系,但不影响世界格局。

    再次,中美是从完全对立中走出来的,关系有一定的敏感性。

    最后,中国美已经演变成全球最新的老大老二之间的关系。历史上,老大老二交替时,往往伴随着战争,中美之间能否走出“新型大国关系”的新路,对世界的未来影响巨大。

    在复杂性方面,中美之间的复杂性是当前哪一对大国关系都无法相比的。双方既有贸易、外汇储备、债务、投资等层层叠叠的融合,又有制度、意识形态、战略利益等方面的重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两国民众对政府的态度大不同。中国老百姓认为,有事找政府,政府什么都能管,而美国老百姓认为,政府是不得不容忍的恶。

    回顾中美关系史,有两种大的历史阶段划分,一种是从美国建国讲起,两国就有不少往来,另一种是从新中国建立讲起,两者也有不少故事可讲。但如今通常讲的中美关系都是从1972年讲起,两国开始真正的互动,而且每一动都影响着世界的格局。

    这40多年的历史,根据重要的历史事件节点和两国关系的冷热程度,又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2—1989年,这17年的关键词是战略合作。

    第二阶段是1989—2001年,这12年的关键词是动荡起伏,有所发展。

    第三阶段是2001—2009年,这8年是的关键词是相对稳定。

    第四阶段是2010至今,这几年的关键词是不确定的过渡。

    随后,倪峰对这几个阶段展开讲述。

    倪峰表示,第一阶段的这17年又可以细分为1972—1979年和1979—1989年两个阶段。中美两个对手突然间走到一起,看起来很有戏剧性,但事实上这又是历史的选择。

    美苏争霸带来的压力,尤其是美国陷入越战的泥潭,使美国急于打破战略的平衡,而中苏关系在1960年代也走过蜜月期,开始交恶,并爆发了局部的战争。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共同的敌人使中美之间最终在战略利益的驱使下牵手。

    1971年,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72个小时旋风式的访问敲定了尼克松访华的细节。1972年,尼克松访华一周,成为真正“震惊世界的七天”。

    倪峰说,中美牵手为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利益,在此之前,美苏两霸都给中国带来巨大挑战。在此之后,世界格局走向中美苏大三角,中美之间形成了很强的战略依托。尤其是1979年美国与中国正式建交后,中国的外交局面迅速打开,为中国改革开放争取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外交基础。

    1989年,中美关系出现一次大转折,两国关系从合作走向震荡,开启第二阶段。

    为什么用震荡一词?因为中美关系的典型特征就是时好时坏。历史地看,这主要是受六四事件的影响。中美之间都意识到双方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尤其是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国合作的战略基础丧失,美国对中国从战略依托变成了“向中国寻求制度认同”。尤其是几十年来的美苏争霸,以及北约、华约两大阵营的斗争,使美国形成了寻找下一个敌人的习惯性思维,中国威胁论开始抬头。

    接下来的12年,在“坏”的方面,中美危机不断,前后发生6场大的危机,包括1989年的六四事件后美国对华制裁,1993年克林顿对北京大加指责,将人格与贸易挂钩。1993年还发生了银河号事件。1995年和1996年,美国邀请李登辉访问,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以及2001海南撞机事件等。

    倪峰说,12年6场危机,一场比一场接近于冲突,尤其是台湾问题,美国大做文章。但这么多场危机下来,中美并没有爆发真正的冲突,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虽然战略合作的基础丧失了,但经济合作的深度在不断提高。在没有了共同的敌人之后,中美之间又找到了共同的利益。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使两国关系进入新的阶段。一直寻找敌人的美国,这一次敌人找上门来,而且打人打脸。

    在中美关系方面,两国都意识到,大国有矛盾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管理矛盾。在这一阶段的10年中,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任职的8年,这个特征最为明显。

    这期间,中美之间搭建了多层次的对话管道,开始了议题管理,以及由领导人见面、职能部门会谈、智库交流及民间交往的多层次交往体系。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两国达成了有限但非常重要的共识:维持现状,和为上。

    奥巴克第一任期上台后,正值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关系出现了一个阶段的高开高走,但随着美国走出危机,加上哥本哈根会议等全球性事件的影响,中美关系很快转入新的阶段:即向不确定性过渡。

    2010年一开始,中美之间就摩擦不断,从谷歌事件、对台售武、奥巴马会见达赖到南海军演、黄海事件等,一系列事件似乎都针对中国而来。直到2012年,中美之间依然是南海、黄页岛、钓鱼岛、朝核等问题不断,尤其是美国所谓战略重心东移,重返亚太等口号的提出,让两国关系蒙上新的不确定性。

    倪峰表示,在新的历史阶段,两国关系出现了很多新特征。

    第一,过去的矛盾都是逐个呈现,如今人权、经贸、台海等问题全面爆发。

    第二,过去的危机是一两年一场,如今频率大为提高。

    第三,中美关系中过去的第三方因素,比如反恐、金融危机、朝核问题等,都正在从积极因素变成消极因素,从缓和危机的因素变成诱发危机的因素。

    第四,中美冲突开始出现明显的外溢效应,在东亚、南海等诸多地区,交叉区域越来越多。

    第五,只打雷不下雨。自2010年至今,两国摩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频繁,但都没有发展成危机,更谈不上实质性冲突。这是最大却最微妙的变化,这一变化的背后源于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积极管理议题的共识与经验。

    展望未来,倪峰表示,未来源于历史。中美关系的很多新特征与中美过去10年力量变化密切相关。过去10年,美国因为过于关注中东和反恐,加上金融危机,国力的绝对优势正在衰弱。相比之下,中国在过去10年韬光养晦,经济迅速发展。中国2001年GDP为1.2万亿美元,仅为美国10万亿美元的八分之一。2011年,中国GDP达到7.3万亿美元,已经达到美国15万亿美元的将近一半。

    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哪里,倪峰表示,还是刚开始讲的那句话:中美关系,关键不在美国,而是中国,因为中国是整个世界变化的中心。中国从弱国变强国的过程中,对外对内表达自信的方式就变得极其重要,这种表达方式就是美国和整个世界对中国做战略判断的一面镜子。

    讲座之后,倪峰又就习近平首访俄罗斯、新领导班子的外交思维等问题回答了现场校友和同学的提问。

    最后,杨壮院长向倪峰赠送礼物留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