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领导力

黄沙深处问人生——EMBA2012级入学拓展


相关附件:
  • 1
  • 公元2003年,北京大学百年朗润园内的BiMBABiMBA,将“野外生存、自然情怀、挑战极限”为旨归的沙漠拓展,设置为EMBA学员的第一课。

     

    2 0 0 3 年, BiMBA(BiMBA)将EMBA第一课的拓展基地定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

     

    库布齐沙漠位于内蒙古,总面积约145万公顷,流动沙丘约占61%,长400千米,宽50千米,沙丘高10~60米,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横跨内蒙古三旗。它的西、北、东三面均以黄河为界,地势南部高,北部低。“库布齐”是蒙语,意为“弓上的弦”,“弓”即指弯曲的黄河,弦即流动的沙丘。如今黄沙万里,弓弦相依,气势磅礴。

     

    自开创库布齐沙漠拓展课以来,历届同学都对其赞誉有加,不少人甚至毕业之后仍多次参加。它也开创了中国商学院教育中对EMBA野外生存、极限训练的先河。

     

    一晃10年过去。2012年9月10日,BiMBA(BiMBA)的老朋友库布齐沙漠,又迎来了它的新一批EMBA朋友。这一天下午3点钟左右,新一届拓展队伍如约而至,他们中除了10名工作人员和一些热衷这一项目的校友,大部都是刚刚入学的EMBA新学员。来自北京的高大也和来自上海的郭纬濂,作为两名新人,身在其中。

     

    高大也是一家资源型跨国经营企业的老总,在这个年龄跨度包括了60后和80后的队伍里,他不年轻也亦非最老。对于这个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他是第一次踏上足迹,感觉很新鲜但又不那么陌生,因为他的企业和蒙古国有合作往来。

     

    一望无际的茫茫沙漠,还是给了他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比如绿色的植物被衬托得生机勃勃、灵活的蜥蜴显得生命力如此顽强。若是相比草原的热情奔放,这里确实有些寂寞和荒凉,但丝毫不妨碍顽强的生命在这里栖息。

     

    在同等环境里,人类都感觉到生理在遭受考验,但是这里的生命风貌却表现迥异。一行人在沉思之余,都为此不禁感叹。

     

    其间,天气也播放了一段小插曲:整个下午约3小时的徒步穿行过程里,南北两线队伍被雨水的潮热纠缠,也庆幸雨水帮助他们抹去骄阳、化风沙于无形,并且,还帮助把细软的沙子表层变硬,大大减小了迈出每一步的损耗。

     

    相比高大也, 郭纬濂相对年轻得多。新加坡国籍的他,是BiMBA2012年的新成员,每周末他会从上海飞到北京上两天课。参加这次沙漠拓展活动,同样是他第一次亲历沙漠。他也同样体验到了沙漠拓展是怎样一种生理极限挑战:当一段时间过去,人的体能开始下降,疲劳期随之而至,这时候,必须要有强大的精神和毅力支撑。

     

    也许是路线相对不长,大家整体还是相对轻松地按计划在响沙湾营地集合。在那里,工作人员搭建好了帐篷、燃起了篝火、煮上了热汤。这样的迎接,让浑身湿透了的郭纬濂们身心极大满足,而靠着19只骆驼帮助运输来的这些物资,也让晚间的营火会上大家娱乐似联欢。

     

    带队的刘芊老师说:“这一届的第一课,是历届营火会中节目最丰富、表演水平也最高的一次。”回想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表演,除了悠扬笛声,高大也还记得老总何丕正的陕北民间小调。这位何总在西安经营着一家房地产企业,会上他唱了四五首民歌,颇值得欣赏。

     

    营火会的另一出大戏,是评选“最佳小组”和“最佳个人”,带队老师作为评委,每个小组推举自认为满意的对象,并且给出各自的推荐理由。最后的结果,是南北两线几乎同时间到达的小组,因专注目标、团结高效而同时获得最佳小组奖——他们也是花最短时间到达营地的小组。“最佳个人奖”颁给了郭纬濂所在的第七小组组长郭峰,因为他在行程中充当了沿路的环保者角色,虽然走在队伍的最后面,但是他帮助捡拾起同伴们无意落下的包装袋、饮料瓶等。

     

    就像是一次生动的实践总结,大家用行动和理念,演绎了BiMBA开展沙漠拓展第一课的初衷:岁月变换,沧海桑田,这片沙漠不仅有厚重的历史钩沉,还有沉甸甸的社会责任;这里不仅能锻炼学员的野外生存、极限挑战能力,亦能让人深切地感受自然情怀与社会担当。对于大多是企业家或高管来说,沙漠拓展中必须建立起来的团队协作精神,也帮助他们能更快、更好地相识相知,发展出高度互信。整个行程中,所有队员除了一串串脚印—挑战极限、勇担责任的BiMBABiMBA精神,不准给沙漠留下一张纸片、一个矿泉水瓶或塑料袋。

     

    郭纬濂总结自己感受的时候就说:“茫茫沙漠一望无际,让个体真的觉得自己很渺小,所以合作很重要。相互聊天或者偶尔开玩笑,也让枯燥无聊的路途变得轻松些,尽管这可能不符合竞赛、锻炼的要求。而静下来的时候,我真的会思考人生,这也是一种修身过程。”

     

    高大也同样觉得:“如果不是一个团队一起穿越沙漠,在茫茫沙漠面前,个人肯定会内心恐惧。当然,沙漠虽然荒凉但也有蓬勃的生命,对待人生也要同样辩证看待。要说团队合作,除了出发前分组时我们分工采购、选举组长、一起想口号,在抵达沙漠后的穿越途中,合作尚没有竞赛明显。但是,旅程若是变长,合作会比博弈更重要,组织的力量会让每个个体也变得强大。一个企业的经营,正是这个道理。”

     

    晚间10点之前的时间就这样很快过去,一觉醒来,便是次日7点要出发的时候了。一行人重整装备,行前发放的睡袋、睡毯、个人用品等悉数装进行囊,不留片纸垃圾。然后,个人归组、各组归队,两队交换路线走出沙漠。一路上还是有点潮湿,新结识的朋友们却已经熟络和亲切了许多。

     

    走出沙漠,也许腰酸背痛会持续两天,但这一次行走的力量,也许终生都不会消失。这力量不但会更加有助于同行者把思考深入下去、把问题化解开来,也将会令为期两年的学习时间收获更多的智慧、更优质的学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