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文化

欧洲之旅随笔——陈梅:“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是件美事


 

 文 \ 陈梅
         小时候看到“坐井观天”的故事时,总是在为那只青蛙跳不出那口湿井而悲哀的同时,羡慕那些掠过井口飞向蓝天自由翱翔的飞鸟。那时候就想要做那样的飞鸟,在宽阔的蓝天下,拥有自己辽远的梦想。而学习,不断学习,学习别人的,提升自己,无疑是让自己的翅膀变得更硬的一种手段。于是,我成了北大BIMBA07级中的一员。而10月份,我却随着的北大BIMBA01-07级的一个20人团队去欧盟游学,在理论之外更多的参观更好更强大的实践经历——德国和罗马尼亚。此行回来,说受益匪浅真不为过,更多的感觉是,对于人家的好技术,我们“拿来主义”地为我所用,未尝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德国之所以德国,靠的是严谨专一和创新

德国,是我们此次游学的第一站。以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讲德国人为了煮出高营养的鸡蛋,他们会拿一个说明书、一只温度计,掐着手表煮鸡蛋。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德国人严谨,一丝不苟的风格。在和宝马公司集体进行交流的时候,我更加深刻的感悟到了德国企业做事的认真严谨。

德国企业十分注重技术上的创新发展,他们意识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己任。所以在德国无论企业规模的大小,都建立着特有的新研究、新项目,创新已经成为德国的传统。这样的传统引导着德国的企业始终处于佼佼者的地位,在与德勒公司交流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在工作时的那种不断改进、不断超越自己,确保产品质量的作风。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呈现一体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创新精神发展意识更加要适应市场经济下风云的变幻莫测,因此,随时变换创新思路非常重要。久经锤炼的德国人早已洞察到这些,他们先发制人,放眼长远,超前意识的创新,在激烈的环境中犹如一颗常青树傲立长存。从这样的角度再来看那些德国的百年企业或许就不足为奇了,这是他们的民族的积淀。创新的思路在德国人脚下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练就而成,而长时间的累积已经把这样的思路灌输在每个德国企业主的脑中,形成了一种民族性的东西,而这些,或许是刚刚将创新作为生产力不多年的我们,应该努力追赶并且身体力行的。

德国企业的成功,总结起来,其实就是靠的严谨和专一,专门就做一个,专一并且专注,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添枝加叶,让逐渐一切圆满起来。我们现在的很多企业,追求的是一步登天的飞跃,这是错误的,并且很可能会造成无限量的损失。所以应该看清自己,不做井底之蛙,在“中国化”的基础上多学人家优点,将自己的强势变得更强,弱势逐渐转化,这才是我们的出路。

罗马尼亚的失误是我们的警示

和20年前的中国很像,罗马尼亚古老的楼房和街道,看上去写满了这个国家的沧桑历史。同样处在一个经济繁重的欧洲,罗马尼亚何以如此萧条,这不仅令前往的同学思考。

秃鹰想去草原抓野兔,它就不能朝大海的方向飞翔,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领导人的决策就是一个企业的发展道路,大方向对不对,决定着彼岸能否看到花朵。一个经济学家范文山曾说过,“一个企业的素质超过他们的企业家的素质,”这话很让人思考,作为一个企业家,你的决策决不能草率和卤莽,因为你的一个失误可能就会对企业今后几十年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无数的年轻人才流失,企业整个的优势变为劣势。

从德国和罗马尼亚回来,觉得学到最多的,是做决策时不能头脑发热,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决断,要有前瞻性,更重要的是,在执行决策过程中,要将严谨、专一和创新精神完整的贯彻下去,不能拖泥带水。通过“拿来”,加上我们自己“本土化”的东西,知识、理论和实践就“中国特色”了,就成了我们自己的东西,既然这样能让自己更强,未尝不是一种让企业更快更好发展的好事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