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文化

与印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 BiMBA校友国际化考察之印度篇总结

                                   文/ BiMBA学生与校友工作部 柴豫荣

 

    印度作为一个和中国同样拥有古老文明和悠久历史,同样经历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和中国成为了当前世界上最热门的两个国家。经济学家预测,印度将在60年内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在本世纪中叶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两个国家被人们誉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印度的经济改革比中国整整晚了10年,却产生了众多的世界级企业和企业家,如印度最大企业TATA集团,最大IT服务和外包企业TCS、印度最大的钢铁企业米塔尔等等。印度在近年来创造出的奇迹,已经使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跨国公司进入印度寻找新的商业增长点,技术人员进入印度开放世界顶尖的技术,经济学家进入印度要探索印度飞速增长的原因,社会学家进入印度帮助印度可持续发展……

    带着对神秘印度的向往和经济高速发展下潜在机会的渴望,BiMBA MBA校友在美方院长杨壮教授的带领下,于2007年8月26日出发前往神秘的古国印度,用了7天的时间与印度政府机构“印中经济文化促进会”(ICEC)、印度著名经济学智囊团“观察员研究基金会”(ORF)交流畅谈印度经济发展及印中贸易机遇;拜访了印度最大企业TaTa集团,印度最大IT服务和外包企业TCS、跨国IT服务业巨头IBM、制造业卡特彼勒公司,印度金融中心的孟买证交所以及印度最著名的印度管理学院,全方位地与印度进行了第一次亲密接触。一路走来,学员们以不同的视角感受了印度的社会文化、商业发展、历史宗教和人文思想,通过各自的解读和阐释形成了自己心目中的真实的印度。虽然印度给每个人留下的印象和发展空间各有不同,但大家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印度热必将形成,在东西方文明的融合和共同作用下,印度人民的聪明智慧必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为第一次接触印度、走进印度,为了做到对印度形成综合立体的认识,我们先后访问了印度国家宏观经济研究智库、印度对华经贸发展机构、印度最大的民族企业、印度IT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及著名跨国公司的印度的业务单元。通过几天马不停蹄的访问和交流,学员们从政府、企业、商学院等不同角度感受到了印度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产业篇

    印度观察员研究基金会(ORF)主席Amb. M. Rasgotra特别提出了“Chindia”概念,并且明确的表示印度真诚希望中印这两个推动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真正能够形成密切合作、共同发展。今天的印度在和中国一样作为农业大国的基础上,第三产业异军突起,而工业化发展却相对迟缓,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形成了服务业55%,工业27%,农业18%的格局。而在服务业中,IT产业则以每年50%的增幅在高速发展。现在以班加罗尔、海德拉巴等新兴城市为核心区域的印度高新技术中心已经形成,每年的IT研发、生产、咨询外包服务数量可观,已享有“亚洲硅谷”的称号。ORF的经济学专家同时也直言作为印度几大支柱产业之一的IT业未来五年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将主要来自专业人才需求、IT人才培训和来自中国的竞争。对于人才需求和培训,国家已通过加强对高教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的印度本国人才,同时也在通过人才互访交流吸引海外优秀IT人才到印度学习和工作。只有做好内功,与国际实践接轨,才能不惧竞争,占据优势。事实上,我们代表团中来自IT产业的学员们表示印度的IT产业发展确实势头强于中国,国际化程度也是很高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有兴趣来到印度亲身体验一下整体发展水平不及中国的印度,IT产业为何如此之发达。当然,ORF业表示,印度目前的发展实际上是跃过了工业化直接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因此工业化的薄弱直接体现到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有待整治、城市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印度政府在保持第三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希望通过努力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带动印度工业的大发展。

    在学员们普遍关心的印度进入机会问题上,通过与ORF和ICEC的交流,大家在规则和实践方面得到了更多的启示。

*  ORF指出,印度欢迎国家需要的主要是有助于印度工业化发展的外来人才、技术、资金的进入,因此中国公司计划进入印度,应先找到可以信赖的印度合作伙伴,建立合资公司。

*  鉴于印度复杂的民主制度和多元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化,中国公司要想在印度取得成功,必须要与印度合作伙伴建立信任关系,独自进入将会遇到很大阻力,难以成功。

*  由于印度法制相对于中国比较健全,因此在印度的商业实践非常强调“专业主义”。

*  当然,在强调专业化公司运作的基础上,由于其兼具厚重的东方文化背景,因此关系规则在印度同样适用。

 

公司篇

    印度有像TATA集团这样的民族企业能够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有像TCS为代表的一批现代IT企业积极参与印度软件出口,拓展海外业务,形成了IT业对GDP的巨大贡献。也有IBM,卡特彼勒等一批跨国企业进入印度市场,这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印度的优势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了一家又一家公司,在交流中不断整理着我们的思路。

国际视野

    无论是TATA集团还是TCS、Infosys等一批IT产业先锋,企业从发展到壮大都一直向国际产业标准看齐,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迅速将触角伸向海外,境外收购活动频繁。TATA集团作为印度的顶尖财团,在2000年印度储备银行大大放宽印度公司对境外投资限制后,迅速展开了海外并购活动,旗下的钢铁、TCS、汽车、茶叶、化学、技术公司已通过并购成功地走向国际,部分已成为全球业内的领导者。TATA集团现任掌门人拉坦.塔塔表示“财团下一步是向更远的地区,向非洲、东亚和拉美发展……我们将创造塔塔在这些市场存在的感觉,因为塔塔品牌产品早已适应他们的需要。”

公平竞争

    中国企业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根据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国有企业自然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对象。与中国的公司所有制不同,由于印度企业属私有制,加之印度的法制体系较为完善,印度企业是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自由竞争和发展壮大。发展至今,TATA集团旗下已有80多家分公司,22万雇员,总资产高达150亿美元(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4%),可以称其为TATA王国,但TATA集团的发展战略却更强调充分放权、公平竞争。集团高管特别强调“大不等于成功”,最好的衡量标准是要最有效的提供给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制度保障

    在印度的历史上,1947年印度结束了英国长达180年的殖民统治,取得了完全的独立。与中国的历史发展不同的是,印度的社会制度并没有出现像中国一样打碎重来的变化。印度本国的政党上台后,较好地保留了英国统治时期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器和法制体系,市场经济并没有因为政权的更迭而产生巨大的动荡。由于经济运行平稳,印度本国的民族企业享有了相对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TATA集团在其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一直是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在有序的成长,政治因素并没有对公司的发展产生多少负面影响。印度民族企业的发展轨迹让我们的学员反思了中国的政体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往往是完全的推倒重来。政体的延续性往往决定了经济政策的可持续性。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很难有像TATA集团一样的百年老店能够做到像今天这样的企业规模和国际影响力。当然,中国和印度的国情不同,因此我们还是要继续摸索我们自己的让中国民族企业做大做强、走向国际的正确方法。

人才结构

    人才是我们一路上都在不断探讨的问题。我们看到了印度人才不但在印度国内,在欧美发达国家印度的优秀人才也都广受欢迎。而且事实上在海外移民中,印度移民跻身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口数量远远大于中国的海外移民。大家分析了很多影响印度人才结构的因素,包括文化背景、民族性格、宗教历史、欧美教育体系、以及普及英语教育等等。从技术层面上看,印度延续了英国统治以来建立的英式教育体系,因此从教育上完全与欧美发达国家接轨;英语作为全世界最通用的语言属于印度官方语言的一种,没有障碍的交流也成为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进入印度和印度企业迅速走向国际的因素之一。从社会层面上看,由于印度国土辽阔、内需巨大,社会贫富差距极大,因此从人才结构上既有广阔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又有相对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和高端人才,这也是吸引跨国企业进入印度的有利因素。

 

文化篇

    印度作为古代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具有绚丽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几千年的文明积淀使印度成为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印度泰姬陵的优雅,莫卧尔王朝的阿格拉古堡之庄严,印度上百个服饰不同、语言各异的民族,上千种宗教供奉的万尊神佛,对印度文化的形成以及对印度企业文化特点的影响都是密不可分的。一路上我们不断与身边的每一个印度同事、朋友探讨着。从印度历史看,从古至今,由于印度屡受外族的入侵和统治,造就了印度文化中的接受和兼收并蓄的生存之道。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拉近了印度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距离,因此印度人的文化特点兼具东方人的聪慧灵活与西方人的外向善辩,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了融合。IBM印度公司领导力发展项目总监坦言,印度与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差别在于狼和羊的两种文化。中国经理是狼,希望下属是温顺听话的羊;而印度经理是狼,也希望下属是好强上进的狼。在宗教层面上,由于中国没有主流宗教,因此中国人追求务实;而印度是多宗教国家,强调宗教信仰,因此印度人更多追求人生价值和实现。虽然这种比较只能窥一斑而不能见全貌,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度的文化宗教历史对今天的印度特征所起到的影响,其中一些特征也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所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七天的时光一闪即逝,BiMBA代表团于9月1日凌晨4点离开了这片即将盛放的土地。在印度的七天时间里,我们大量接受着来自印度社会、文化、宗教、商业、政治的大量信息,有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和亲身感受。这些一手信息正在由我们的学员消化和吸收。我这里作为抛砖引玉,进行一个简要总结,由此次印度之行学员组成的四个课题小组将更有针对性地从四个方面对我们眼中的印度进行总结和反思。

*   印度的IT产业政策

*   案例分析:TCS从软件外包到高科技企业咨询

*   中印政治制度比较

*   印度宗教与中国精神之比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