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医疗卫生

摘去纱布重见草原蓝天白云


 

——申城眼科医师白内障慈善“光明行”在科尔沁完成114例手术

 

    科尔沁草原17岁的姑娘邵薇,从小因患先天性白内障而失明。爸爸遇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妈妈患病仅能做简单家务。花儿一样的年纪,邵薇却显得比同龄人瘦小干枯,终日郁郁寡欢。上个月,她的人生终于出现转折点:来自上海的眼科医生,为她进行了白内障摘除术。当取下蒙在眼睛上的纱布后,她兴奋地说:“我以为一辈子都生活在黑暗中了,没想到,今天看到了草原的天那么蓝,云那么美!”

    来自申城数家医院的眼科医生,自发组织“慈善光明行”,前往“老少边穷”地区,为当地居民开展免费白内障摘除术。从西藏高原到甘南乡村,从天山脚下到蒙古草原……这个夏天,科尔沁草原是他们行程的第四站。

“光明行”专挑贫困县

    早在4年前,普陀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张兴儒教授在参加某次活动时,看到这样一组数据:我国现有白内障患者400万人,能做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专业眼科医生仅有2000人。目前,我国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仅为35.7%,远低于国际标准水平。这组数据,深深触动了张教授的心。“技术娴熟的医生,手术不到一小时,就能彻底改变失明者的命运;可在不少贫困地区,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白内障可以完全治愈……”

    去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光明行”的想法,就这样萌生了,并获得众多同行的支持。4年来,10余名申城眼科界骨干医生利用业余时间,跟随他走四方做慈善。迄今,“光明行”的4个站点都是国家级贫困县,那里交通甚为不便,基本医疗设施简陋。无论条件多么恶劣,专家组坚持带上最先进的白内障手术设备,配上优秀的医护人员,每台手术都要对患者仔细复查两次,把光明送到贫困百姓身边。

人工晶体一度告急

    前不久,“光明行”来到科尔沁草原的扎赉特旗。当得知上海医生要来义诊开刀,牧民骑着马赶着羊,奔走相告,一时成了草原上最大的新闻。

    89岁的老奶奶失明3年多了,家里用钱紧张,老人更舍不得花钱看眼睛。从得知义诊消息起,老人就天天盼啊盼,逢人便念叨:“这3年我啥也看不见,只能用手摸摸重孙子,日子过得真不是滋味。”当来自曙光医院的张伟英医生为她顺利摘除白内障后,老奶奶要下跪磕头,被医生们劝止。

    来问诊的人实在太多,原本带来的人工晶体“告急”。眼看诸多病人央求着不肯离去,领队张教授临时决定:从上海紧急调配20个人工晶体,同时请东航志愿者联系,当天紧急将人工晶体从上海发至北京,午夜时分再交给还在北京的新华医院眼科主任赵培泉教授。赵教授带着人工晶体抵达扎赉特旗,还没来得及休息吃饭,就连夜开展手术,成为病人心中的“赵铁人”。

    短短4天义诊,医生带去的所有耗材全部用完。张教授欣慰地宣布:此次“光明行”共完成114例眼科手术,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其中108名白内障患者因手术复明,另外6名其他眼疾患者病情也有所改善。

授之以渔培训医师

    已经4岁的“光明行”,为近300名贫困地区患者送去了光明,更为当地百姓留下了希望。医生们要返沪了,扎赉特旗仍有不少牧民为没能做上手术而遗憾,但他们已经明白:白内障并非终身致盲的疾病,动个小手术,眼睛就能看得见。

    告别草原后,专家们不停思索,如何把良好的技术留在当地,让更多百姓受益?于是,一个方案在讨论中拍板定下:今年下半年,由扎赉特旗选派一名优秀的眼科医师,前往上海医院培训半年,完成基本的眼科手术操作。与此同时,“光明行”还为扎赉特旗人民医院捐献了一台裂隙灯显微镜、一台眼底镜、一台全自动视野机等价值约10万元的手术设施。张教授表示,不出一年,旗上的牧民就可以在家附近完成眼科手术,不必出远门看病了。而这样“授之以渔”的方式,今后将成为“光明行”的固定项目。明年起,“光明行”还将继续远走他乡,为更多患者送去光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