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战略

【精品讲座】日本经济萧条对中国的启示


 

文/ 宁静

    秋意渐浓,凉风送爽,2007年9月19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将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当代金融发展理论奠基人罗纳德•麦金农(Ronald I. McKinnon)邀请至北京大学朗润园。McKinnon教授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万众楼二层,做了题为“日本经济萧条对中国的启示”的主题报告。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参加并主持了此次报告。

    McKinnon教授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正处于与日本20多年前相似的阶段,深入的理解日本经济萧条可以帮助中国更好的发展自己,并避免重蹈覆辙。

日本经济萧条的原因

    McKinnon教授开宗明义,他指出日本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就是日元升值。20世纪70年代早期,日本成为了美国最主要的商业竞争对手;于是,美国不断的对与日本相关的进口贸易施加压力,日本迫于压力,暂时性抑制了部分出口,同时同意将日元永久性升值;随之,日本经济一步步走向大萧条。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从1971年“尼克松冲击(Nixon Shock)”之前的360日元/Dollar,发展到1995年已经达到80日元/Dollar;直到1995年,美国财政部长鲁宾(Robert Rubin)开始推崇强势美元政策,日本的经济萧条才有所停顿。

日元不断升值的后果

    McKinnon教授细致的讲述了日元不断升值的后果。1976年,日本工资收入增长开始出现滑坡;1985年,物价开始出现大幅度下降,于是很快经济泡沫开始孕育;1990年,日本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而当时还在不断增值的日元更加催化和加速了日本经济走向萧条;1994年,日本出现了利率下滑至接近零,陷入了“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日本从1992年到2002年,经济持续没有增长——“失去的十年”。McKinnon教授谈到,1999年开始,日本进入了通货紧缩,日元也随即被迫贬值。2002年,日本经济在出口和投资的拉动下,才开始有所恢复,但是其工资和消费仍然处于停滞状态。

中国与日本的差异

    McKinnon教授指出,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与20多年前的日本十分相似,处于高速增长时期,但是中国的工资、物价水平与当时的日本有很大的差异,而且目前中国的CPI(Consumer Price Index)与WPI(Wholesale Price Index)指数之间没有出现缺口;此外,与日本的情况相比,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态势非常好,而且中国也更加开放和更具竞争力。因此,只要中国政府有效的控制人民币,不必过分担心会重蹈日本覆辙。

    McKinnon教授随后还与与会者们就中国股市发展等众多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林毅夫教授代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向McKinnon教授赠送了精美礼物,对他此行的精彩演说表示感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