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招生

爱北大,更爱国际:BiMBA通过网络与准MBA对话,让沟通零距离


 

文/沈定

 

《礼记·大学》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BiMBA(BiMBA)明白,唯有不断的创新和变革,唯有用心聆听每一个诉求,才能更好的与时俱进。3月春暖,北大朗润园里桃花正盛,而同样火热的还有BiMBA的网络招生咨询会,开国内商学院教育先河,立足于点滴细节间,让沟通零距离的同时,也着实地呈现出一个更为真实和生动的BiMBA(BiMBA)。

 

活动的最开始,主持人时萌(Eva Shi)老师用生动的PPT带领大家身临其境的“在线游览”了北大,PPT的画面最后定格在北大朗润园——这座以林毅夫教授为代表的“拓荒者”们感叹“吾辈何其有幸,重用此园”的“北大红楼”,世外桃源一般静立于北大东北一角,有江南园林的古韵,又独具皇家殿宇的“神采奕奕”,当线上参加活动的学员们得知这里就是BiMBA(BiMBA)的教学场所时,纷纷表示:“太美了”“好有情怀” ……而这里,将是学子们未来“红楼梦”的开始。

 

 

全球资源汇聚下的中国视角——谈BiMBA(BiMBA)项目特色

 

 

针对在线网友最关心的问题——诸多的国内和国际的商学院教育里,BiMBA(BiMBA)的项目特色到底在哪里,助理院长兼MBA项目主任的王欣(Daisy Wang)老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给大家做了一次比较清晰的梳理。

 

作为北京大学的跨世纪重点合作项目,BiMBA(BiMBA)从1998年6月诞生的那一天就具有别的商学院无可比拟的“高度”,从有“中国声音”之称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 到“致力于国富民强”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NSD),BiMBA(BiMBA)一路走来,其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宏观的战略高度影响着、浸染着、改变着一代又一代的BiMBA人:最顶级的国际化师资团队,通过整合北美,欧洲和中国本土三地优秀商学院的师资,为学生提供了一流的国际化课程教学内容;对中国问题的深入了解,始终把中国大的社会、制度变革的教学作为一项特色,让学生们离“中国政府的智囊团”零距离,帮助学生从宏观层面深入了解中国,提升其对中国经济环境的认知与把控能力,这些汇聚国际化资源而又形成最务实、最客观的中国视角,于学生们以后的职业生涯而言,远远大于教学本身的收获。

 

另外,王欣老师对于BiMBA(BiMBA)的定位做出了精准的诠释。她强调,BiMBA(BiMBA)一直秉承小而精的定位,这使得优势资源可以集中起来打造特色、提高品质并能够为学员和校友提供精细化的、个性化的服务。用同学们的话来说,就是每个人得到的资源、关注和服务是充分的。在这样精准的定位下,BiMBA(BiMBA)所形成的NETWORK也是特殊的,中国、美国和欧洲的全球网络,与政府、商会、各大企业的紧密合作和联系,北大特殊的文化和学术氛围,国际优质教学资源的战略链接,用王老师的最后致辞来总结:“这里的资源是无穷尽的,如果你渴望,去努力运用,它一定会让你惊喜。”BiMBA(BiMBA)的全职和在职的MBA在多项排名中均名列前茅,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她认为学校的特色、品质、优秀的学员群体以及学校对学员的增值都密切关联。

 

 

职场精彩的启航地——MBA就业情况及案例点评

 

BiMBA(BiMBA)对于每个学员而言,就像是每个人职业生涯成长过程中的供给站,你从这里拿走什么,是五谷还是蔬菜,是纯水或是清茶,基于不一样的个体,总会不一样,但无论得到什么,改变什么,更宽广、更精彩的职业之路一定会从这里展开,在咨询会的第二个部分,职业发展部的房莹(Crystal Fang)老师就MBA的就业情况和职业发展服务的介绍,就非常契合地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点。

  

刚刚出炉的BiMBAMBA全日制2009班就业报告显示:就业率接近100%,毕业生的薪酬起薪大陆生源平均在35万左右,海外学生平均在59万左右,最高者达260万。在就业上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房老师却表示是在意料之中的,也恰恰证明了BiMBA(BiMBA)的特色职业发展服务的钥匙是行之有效的。房老师介绍,职业成功取决于三个因素:个人兴趣、个人能力、职业发展机会,在BiMBA(BiMBA),诸如职业发展教练项目(Career Coach)等会帮助你不断的挖掘个人的潜质和兴趣所在,最大限度的发挥学员的优势;系统的团队建设(Team Building)、组织群面(Group Interview)、沟通能力培训等极大的增强了学员们的职场竞争力;定期的企业实地调研(Company Visit)、定向的企业咨询项目(In-company Consultancy Project ICP)更是让学员们一直保持自己和职场与行业的联系、互动,从而保持对市场的高度敏感性和适应性。

 

针对参会人线上提出这种职业发展服务是否会延伸到已经毕业的校友的问题,房老师同大家分享了两个校友案例,从他们的亲身经历里,不难看出,贴心就业服务的门槛并不是“毕业或者未毕业”,但凡是这“红楼”里的一份子,这样的服务一定会助航你的一生。

 

 

我是一个BiMBA ——在读学员分享学习体验

 

作为未来BiMBA(BiMBA)的学员们的“师姐”, 作为一个典型的BiMBA(BiMBA)人,王洋(Teresa Wang)对于“我的BiMBA(BiMBA)生涯”的解读来的更为生动和清晰。Teresa是2010级全日制MBA学生,曾就职于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也有过2年的海外工作经历。谈及自己的学习感受,王洋着重强调了两个方面:

第一,专业收获得以更好应对职场。BiMBA的师资力量雄厚,无论从理论学识还是实践经验的角度,学习过程中屡屡让人有“别有洞天”的感觉,不仅有对商业社会的深刻了解和清晰认知,更重要得是,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掘和发现更好的自己。以BRUCE老师的《组织行为学》为例,王洋表示,对其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是带来高度、深度、广度上的多重改变,尤其在怎么思考问题、怎么处理细节、怎么做好职业发展道路的选择和规划上都获益良多。

第二,课外生活的丰富带来人生的别样风景。BiMBA的课余活动异常丰富,精彩纷呈的讲座提供了诸多和优秀校友的接触机会,小组讨论、户外拓展、学年PARTY让同学之间格外亲近,和长江、光华等的联谊更是让这个圈子不断拓展……王洋强调,置身于同学之间,不断的互动交流和思想碰撞带来的开阔眼界转化为生活的启迪、事业的推动、性格的磨练,让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如同佳酿一般,弥久弥香。

“爱北大,更爱国际;

爱博雅,更爱朗润;

有学识,更有灵魂。”

 

历经一个半小时,BiMBA(BiMBA)的网络招生咨询会在老师和学员们的热烈分享与交谈中结束了。它的别具一格给众多参会的未来的BiMBA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预见,伴随着朗润园桃花的灿烂,更多、更勇敢的追梦人将走进BiMBA,寻找和自己不一样的那群人,看不一样的世界,聆听不一样的中国声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