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招生

【BiMBA毕业季】在职MBA2013级毕业感言(2):看光景的人


相关附件:
  • 毕业季
  • 2015050

    黄忠:热爱

    2012年底,由于种种机缘巧合,工作多年却多年没有再读书的我,突然想去上学。多年的工作,只是有付出,没有再充电,已感乏力,也没有时间去认真去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所以就一直想去找个机会来充实一下自己,并找找内心真正需要是什么。知道BiMBA,是因为我太太的一个高中同学,他有在这里读过。另外,我在上海的一位同事,也是这里毕业的,他聊起BiMBA,颇感自豪。2013年初,第一次来到朗润园进行面试,我们小组共七个人,后来一起上的有阿屠,小硕和ALAN。现在还记得,面试后夕阳下美丽无比的朗润园,心中已是对这个小院充满了热爱。回想起来,在这个小院里,两年中留下了很多的学习和生活的快乐记忆。

    黄川

    接到国发院录取通知, 内心激动了小半天。后来,在 WESTIN酒店的ORIETATION,记忆中有坐我旁边的DAVID, 杵着拐杖来的钟晓雨,吃饭的路上聊天的谭君。再后来,开始上课,第一门BS, 很是担心是否可以通过最后的考试,好在BS小组的其他成员都是十分给力的大腿:阿屠,NICOLE, DQ和SABRINA, 也就搭船最终顺利PASS。以后,周乐,MAGGIE WANG,李明在微软中心组织了补课活动,DAVID在拜耳中心,SARA在望京,还有了ROY,王策,谭君,香妃等等几位大腿的热心讲解和分享,后面的几门大课也就顺利通过了。第一,二个学期感觉大家都很努力,较为顺利。到第三个学期,压力渐渐大了起来,学习中很累,我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好在有大家的互相鼓励,坚持没有DEFER任何一门,顺利进入了2015年的毕业季。现在回想起来,内心多有感触,很是感谢身边那些一直在鼓励我的同学们,谢谢你们!

    在BiMBA的生活总是充满着快乐,总是有着无数的活动。回想起来,往如昨日发生。第一学期的TEAMBUILDING, 初次见面的每个同学,将自己的各种才艺和智慧统统表现出来,优雅而不失幽默,让人叹为观止!1314的迎新会上,气氛高潮迭起,欢歌笑语,快乐的MM和GG无处不在!夏至夜音乐会,校园民谣回荡在朗润园的每个角落!冬日北大未名湖冰面上同学一起翩翩起舞!腾格里沙漠里,漫天黄沙里,一起穿越一起体会生命的感动!欢乐,在朗润园里,总是那么的多,让人流连!另外,还有些很好的民间活动,比如LEADERSHIP的读书会,从阅读《HIGHEST GOAL》, 到《秘密》,再到《当下的力量》,《无量之网》等等,在REMINGTON老师的引导之下,晓雨,思慧,李婷,沃倩等等同学的分享中,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体察和感触了这个世界,也重新认识了自己,他人与社会。通过1898咖啡厅俱乐部活动,认识了更多优秀的北大校友,进行着各种创业思想的碰撞。更有难忘的独特的白酒群活动,其中充满着激情,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PT13的每一个同学,都是充满正能量的人。 2014年,在更新班级FACEBOOK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每一个同学的勤奋优秀,快乐热情,积极向上,时时刻刻都可以感受到每个同学的可爱,大家在一起就像一个大的家庭。现在回想起来,很多同学是如此的生动:热爱大山,喝酒后就热情无比的晓雨;热爱着自己的老婆,同时深受广大女生喜爱的男神阿屠;热爱摄像和FASHION,热情四射的女神NICOLE;热爱生活,有信仰而内心平和的李蕊;热爱徒步,全球到处旅游的DQ;热爱三个儿子,让我们感觉无所不能的SABRINA;热爱白酒,真正东北汉子的子斌;热爱书法,沉醉其中的钟敏;热爱篮球,堪比马政委的JASON;热爱羽毛球,闷骚内秀的TIM;热爱好人,热心而快言快语的飞飞妈;热爱吃饭,时时都周到细致的老汤,等等,想想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可爱。

    天底下的事情,

    总是分分合合,聚聚散散。

    夏天,校园里说再见的季节。

    很喜欢一句话,

    今天的分手是明天的再聚。

    20,30年后,想起2013-2015年,在北大朗润园里的两年读书生活,相信在我的内心深处,一定会有一股暖流让我一直内心温暖,让我发自内心而去微笑,让我为她而欢喜,为她而感到生命的热爱。她,就是你,PT13一起学习和生活过的同学。


    汤语川:圆梦,青春,八卦

    我们做培训这一行,有时候要设计研讨会(workshop),而每个workshop都有两类目标需要达成:理性目标和感性目标。我已经不想再提来上BIMBA的理性目标了,还是谈谈感情吧。

    来朗润园是为了圆一个梦。2002年和2003年我连考两次CCER的经济学研究生都折戟沉沙。所以,选择MBA学校的时候,答案就顺理成章了。我班其实还有和我一样的同学哦!你猜是谁?

    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路是哭着走完的。还好,我的BIMBA之路,不是这样的。或者说,不仅仅是这样的。这是一段所有人一起写的故事,不能只有最后的泪水,还要有别的感情和内容:要有笑和欢乐,要有好奇和八卦,要有关怀和理解,也要有愤怒和争执,甚至可能有冷漠和破裂,再加上离别的酒和泪水,这才是完整的生活。

    汤语川

    我只是完整之中的一小部分,我只谈谈我这部分。

    我把BIMBA的生活作为对青春的回望。既然是回望,总有结束的时候。但是幸福地是,至少现在还在回望之中,虽然已经是尾巴。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但是对我而言,青春其实已经过去了,而且过去地非常突然。2012年,33岁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发现那些校园和同学的记忆都已经渐行渐远,名字和相貌都模糊起来。那种莫名的恐慌,难道只是我一个人的感受吗?

    所以,我来了,再一次回望一下青春,尽力模拟地再逼真一点。

    再一次,和一个班的同学,坐在一个教室里,叽叽喳喳地听老师讲课。还要坐在后面,能看到前面人的小动作。谁和谁总是坐在一起,谁会给谁带早饭和饮料,谁见到谁装作没看见。。。

    再一次,嘲笑抄作业的某个同学,然后偷偷地参考别人的作业。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考试的时候前后张望。

    再一次,羡慕地看着学霸考19分,然后和旁边的人说:我靠!这算个鸟!你知道我说的是学霸是谁。

    再一次,有个绰号,再给别人起绰号。至少对我来说,这次的绰号比以前好多了,至少是个帮主。

    再一次,在我的小黑本上记录下一些流传江湖的名言:关灯弟子;Handsome;简单、直接、快人快语。只说这几条,其他的我单号说,双号不说。

    再一次,还有一些死党,簇拥在某个角落里,不知道在聊什么。然后不时发出邪恶的笑声。

    再一次,还是有些同学,只记住了名字。

    再一次,站在音乐会的边上,妒忌地看着能够那些能够用乐器和歌喉吸引女生的男同学。对!我说的就是阿Slaughter、Several Rice、Jasome和维德。

    再一次,继续不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偷偷地跑步,却坚持不下去,只好作为亲友团参加到沙漠行中去,负责帮他们买黄瓜。

    再一次,和一个班的同学,一起去郊外春游,用水枪故意瞄准穿着白衣服的女同学。在晚上兴奋地盼望着真心话大冒险,却看到某人把竟然宁愿把T恤脱了,也不愿意说出心里话。还听到夜半的窗下,也有轻轻的电话声。

    再一次,和一个班的同学,在一起喝酒撸串,吹牛打屁。而且,最后要喝醉一次,醒来后忘了自己说过什么。

    还有,即使是八卦,也是青春的一部分。那些被我立过项的同学们,请原谅我。如果我曾经伤害过你们,那我也许将很快离开你们的生活了。有一次我和Isa和高鹏坐在谁的车里。突然有人提到,马上就要毕业了。我突然想到,在7月以后的日子里,有些人将一辈子不会再见。而在我有限的36年的生命中,这个事情已经出现过这么多次了。那么,请原谅我!我们毕竟还做过同学!

    可是,

    多想未来的某一天,

    阳光明媚的春日,

    蝉鸣阵阵的夏夜,

    西风萧瑟的秋天,

    或即使是雾霾重重的冬晨,

    某些日子又重现心头,

    未名湖畔,

    朗润园里

    。。。

    而你忽然又出现。

     

    任晓东:看光景的人

    在过去的八年里,我几乎每天都写一篇文章。可今天此刻,第一次,我无从下笔。脑子里反反复复只有三个词:我来过,爱上了,记住我。

    仁晓东

    一、我来过

    2013年4月,我在家读易卜生的《皮尔金特》,有才、却自己不知道怎么用的皮尔金特。突然间,我感慨万分,心思顿涌,透彻心扉。我有才、我有才的噩魔上身,怎么用、怎么用的诅咒缠绕,逼着我以最快的速度去做个选择。访师问友,是选择的开始。于是,我望着孕期中的爱人,感受着肚子里的儿子,看了看正在攻坚阶段的项目,默念着要在最忙的时候读书的句子,我来到了朗润园。

    面试时,在旁边偷偷看着Sara姐那自信专业的笑容,忐忑得等待着在512的面试。等待的时间,我突然开始后悔了。高考接近满分的英语早已成渣,口语风光无限的大学已恍如隔世,无惧无畏的表现已经被沉默深思的习惯掩埋。进门的那刻,我一直在反思。金台多年仿佛活在世外桃源,不知市场,只懂口径;电视荧屏日日新鲜,沉静于案旁,脱离自世界,泊美在小家。但我也开始坚定了,这个与我的职业生涯、生活志趣完全不相关的朗润园,可以成为我看看世界的窗口。

    这两年我一直在错过。错过于开学前的拓展训练,错过于开学典礼和商务统计、财务会计,错过于同学们的一次次聚会、一场场活动、一个个故事,错过了读书会、分享会、行业群、补习课、游学课、茶帮、吃货群、亚沙赛、跨年晚会、撕名牌。但同学们,请记得,我来过,真的来过。

    我还有两门课就毕业了。我的生活里,从开学起,就有一个时段,去关心班级里的每一个动态,留意班级里的每一个消息,记录班级里的每一个收获。同时,我在角落里经营着我的理想,守护着我的爱情,陪伴着我的孩子,寻找着我的自我。我一直认为,这两年只是一个开始。

    虽然一开学就被Vivi的有你更精彩感动,但是我执拗于在成人世界打造童话的生活态度,偏向于自我闭关式的重生体验,希望有一天,一个更好的我能为PT13的荣耀贡献全力。

    二、爱上了

    那天,我带着爱人去参加阿屠组织的音乐会,薄暮里的歌声带我回到了青春最开始的时候。在或古老或新潮,或遥远或近期,或嘹亮或低沉的歌曲里,我突然发现。虽然一直若即若离,但我已经爱上了PT13。

    爱上了同学们的精彩。有时与14的同学上课,我总是秉承着我的“多记印象,少谈主见”的座右铭,开心得听他们讲着我们的班长大维和班委们的故事以及对班级里的付出,心里暖暖的。与光华的朋友聊天,我总能在他们身上找到同学们的影子,晓雨和李婷的很勇敢、DQ和鲁蓓的超能力、黄忠和女建新的巨深刻、夏怡和王楠的精致、刘洋和国鹏的亲切,以及和我在苏州凯宾斯基旁边找夜宵的高鹏,一切都觉得棒棒的。与传媒的学姐交流,我总是不厌其烦的讲着我们班办的各种活动,我们同学最近分享的不同观点,尤其是我们班好几个同学参加的亚沙赛,生活里总是美美的。


    爱上了心里面的平静。一直觉得商学院是个浮躁的场所,逐利、聒噪、浅薄。但到了朗润园,我却得到了少有的平静。平静,就是在蹩脚的英语演讲时不会害怕错误,就是在OM需要补考时不再担心面子,就是能看得下去一本厚过一本的英文教材,就是能在一个丢弃传统的时代开始坚持传统的凭空喜悦,就是在一堆怪人中间不那么奇怪的自我安慰。爱上这份平静,在朗润园。所以,我开始脱离了线性进步思维,开始找寻人生的厚度;我开始丢掉了浮华虚荣恶习,努力发现远古先民留给我的基因印象。

    爱上了老师们的见识。我是冲着汪丁丁来的,我的办公桌上常年摆着行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讲义,不幸的是他不给我们授课,希望能把庞大经济学体系穿针引线且口灿莲花的丁丁老师能参加我们的毕业典礼,一解相思之苦。我是读着周其仁老师的文章长熟的,他的调查研究作风是我从事数据统计和受众调查的起因,也是我理解中国所有问题的框架。不得不说,周老师的课是我上课最认真的一门,甚至有逆天性提问的冲动。宫玉振老师是我来朗润园最意外的收获。在山东马陵之战的旧址和孟良崮山顶上,我第一次理解了孙子兵法的精髓,全面认识了林彪、粟裕、陈毅等我不了解的一面。在曾国藩的课堂上,我第一次读家书以外的曾国藩,盛时常做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已经融入我的灵魂深处。每次宫老师的解读都那么精彩,我俨然已经成为粉丝啦。刘国恩的晚餐是我最值的一次投资,AA吃了个饭,听了那么多故事,受到了那么多的启发。国恩老师是个天才。林毅夫、张维迎、姚洋老师都很精彩,拥趸者众,我就不凑热闹了。妈妈说过,人多的地方少去。

    三、记住我
    姚洋说,经济学家都有故事。他在中国经济发展课上讲了几个,没讲更多。在杨壮老师的领导力课上,我简略听了很多人的故事。参加过苏州游学,感谢APPLE的周到安排,那一次,她用她的美丽大眼睛望着我,说不熟。我估计很多人都是。所以,在毕业感言的最后一段,请大家记住我,敏于情感,讷于表达的我。

    我是山东人。一个小城市,莱州,任志强的老家。顾炎武在给莱州任氏族谱写序时,生动的描绘了我们的特点: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当然,任志强除外。我一路考、一路逃,终于在18岁来到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考光华未成,遁入央视。

    我的故事很简单,认识我,有两点就够了。

    一是脱光。木心说,文学,有本事把衣服脱下来。多少有名的文学,靠服装、古装、时装,琳琅满目,里面要么一句枯骨,要么一堆肥肉。我看文学如此,看人生也是这样。将我解剖,只有一个东西,就是家。每次和人聊爱人,我会眉飞色舞,激动到不行;每次和人聊孩子,我会小鹿乱撞,开心到忘我。他们是我一生的荣耀。其他的,诸如事业,例如娱乐,再者金钱,我兴趣不大。

    二是搔痒。我倒不是一个整天闷在家里的年轻糟老头,我也有我的痒点,我的理想。为了他,我三年完成了本科学位,自己停下一年去寻找;为了他,我不再为下面的副处长、处长等官位苦心经营,停下来来到朗润园。我的痒点,就是书,尤其是无用的书。那天儿子撕了我的《传习录》,我第一次对他冲天一怒,他还是瞪着他透亮的小眼睛看着我笑。我突然就在想,书让我用一个小孩子的视角去看世界,简单却快乐。有次朋友约我去挪威,我的回答让他以为我是个钟楼怪人:我还没看过韦格朗、魏尔哈文、科莱特,时机还不成熟。12年我们蜜月本来想去瑞士,我翻出《物理学家》又看了一遍,说还没懂,算了。我对这个世界有着浓郁的好奇,尤其是人的精神世界。不过,在没弄懂之前,我一点也不想出去看看。

    个人遭遇时代,有人手舞足蹈,有人直接介入。退开,可以观察。谁投入呢?有的是。

    眼看儿子已经快二岁,我在BiMBA的日子也屈指可数了。
    眨眼间
    忽如梦境
    折断了时间
    还记得在柏悦酒店第一次看见王燕,我还在等老师在哪儿,半天后才发现对面坐的这么年轻的姑娘就是负责招生的老师;还想着两年前在去胡大源教授大数据讲座的路上因为爱人有临产表现折返,在心中隐隐作痛了很久的那种失落感觉;还怀念爱人在月子中心坐月子、母亲在家生病、我在单位上班三边跑、还抽空去了趟江西出差的日子里,那为没能参加开学的拓展训练而纠结的感觉。

    遗憾的是,在BiMBA这两年,就像我在央视看尽了光景,却始终不愿上一线采访一样,我又一次成了看光景的人。

    幸运的是,
    能在国发院看遍光景,
    已是一种荣耀。



    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MBA项目:

    电话:010-62754800 / 4801 / 4802

    电邮:admissions@bimba.pku.edu.cn
     
    2015MBA申请咨询QQ群:19147071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