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招生

【BiMBA毕业季】MBA全日制13班杨政:MBA生活,从傲慢与偏见谈起


相关附件:
  • 毕业季
  • 作者/ 杨政 (Frank)

    第一篇 傲慢与偏见
     

    0

    每个人来到BiMBA都带着已有观念和成见,或来自职业或来自成长的经历,但我们在一开始却浑然不觉。就如同《傲慢与偏见》中的Darcy和Elizabeth,两人虽一见钟情,但由于Darcy的傲慢和Elizabeth过强的自尊心,两人在小说的前半段始终没有走到一起。这里不是要讲一个爱情故事,也不是矫情曾经受到的傲慢和偏见,而是在上过杨壮老师的Global Leadership,David的 Negotiation Skills和Bruce的Organizational Behaviors之后,我想到我曾经的自己。在SOE的环境中生活得安逸时间长了,已经形成了一套价值观,甚至认为这是唯一正确的价值观。来到BiMBA这个新的环境,很自然的把原有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也搬到了这里。庆幸的是,BiMBA是一个如此多元化的环境,不仅继承了北大兼容并包的思想,而且十分鼓励个性的表达创新,我从我们班几个非常有才华而又极具个性的同学身上受到了很多的启发。

    从原本对他们的偏见和不接受,慢慢能够发现他们身上优点和欣赏他们的独特性。经过一年多的浸淫,我不再偏执,不再激进,而是能静下心来欣赏不同于我价值观的每一个人身上的特点。就如同 Stephen Covey在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中所写的,“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Paradigm去认识这个世界,只有这个Paradigm变了,我们做事的效率才能彻底提高。”庆幸自己已经获得了这个Paradigm,每一次team work,我看到的不再是win-lose or lose-win的零和博弈,而是通过彼此不同的特质和专长,形成团队的synergy,而产生的1+1>2的win-win结果。

    我原来不是一个喜欢激烈讨论的人,当自己认为看透了一个问题,就不再愿意接受别人的观点。通过汪丁丁老师的文章,我了解到:再聪明的一群人也要在一起头脑风暴?丁丁老师说,“我们每个人观察世界,就如同盲人摸象,抓住的都只是世界的一个面,只有把大家手中抓住的图像拼在一起,才能看到完整的大象。”我们FT13五十个同学组成一个班级,来自五大洲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家庭和教育背景,我们每个人就代表了一个点或面,我们拼在一起就是绚丽的世界全图。

    第二篇 影响我的“小圈子”

    如果要我总结一年多BiMBA学习生活的,收获最多的除了每门课老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以外,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三个组织是:GVG,WDK论坛和7 Habits Club。

    先说说GVG,全称Global Village Gymnasium,是位于中关新园里的地下体育馆。最初是住在GVG的Charley同学,自己垫钱办了一张卡,喜欢运动的同学都可以借用这张卡去锻炼。逐渐这个群集中了一批我班喜欢游泳热爱运动的小伙伴,大家不管课程多紧、讨论多累、实习多忙,都会风雨无阻的坚持每周1-2次游泳。一批最执着的兄弟两个学期都坚持了下来,结下了“赤诚”的友谊,不仅是因为桑拿房里大家都“赤诚相见”,而且还有桑拿后的把酒言志。在第二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在Yiyi和David的努力下,GVG有了自己的T-shirt,左胸上印了一只从海中跃起的海豚,我十分喜欢,这代表了这个组织的活力、自信和包容。

    下一站是WDK论坛。五道口,火车往北出城的第五个道口,号称宇宙中心的地方,集中了我们班一半左右的男生住在附近。几乎每个月,大家都会挑一个周五的晚上,在Nick,David和Tom“同居”的房间里,一群男屌丝,握着啤酒开始畅谈。从东莞扫黄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谈到各自性格特点和创业心得。内容能俗能雅、形式亦正亦邪,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在这漫不经心的神侃中慢慢拉近。人来的最多的一次是第二学期开学的时候,15个同学都从各自家乡带回了些特产分享给大家吃。记忆最深的是我班的Jason大腿从浙江弄了一缸(约30斤)的陈年上等女儿红,酒包裹在封得严实的木条箱子里。

    开酒的过程颇具戏剧性,有人出主意、有人拿工具、有人使力气,就差Martin建个Model算一算各个木板的力矩。因为怕碰坏里面的酒缸,一群高智商的MBAers忙活了一阵,愣是没打开。最后还是Richard大哥勇敢出腿,一脚踹断了木板,取出了酒缸。这一刻,我明白了勇气比智慧更重要。跟这个属于男人的WDK论坛类似,我们班女生也有属于自己的Lady’s Club,每个月她们会挑一个周五晚上,每个人都穿得光鲜亮丽地聚在一起,这一刻美貌比智慧显得更重要。男生们从未主动参加过她们的扒,当然她们也没邀请过我们。这是毕业前唯一的遗憾,希望能在毕业扒上得以实现。

    最后一个是7 Habits Club。这个活动开始于第二学期,原因是Martin给我推荐了一本Stephen Covey的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补充一句,如果要在这个班选出对我影响最大的两个同学,Martin一定是其中一个,不仅是他无限的求知欲,还有他unselfish的人格深深的打动我。读完这本书,整个人就像通了电一样。喜欢打坐的我一直没有体会到禅宗“顿悟”的感受,但读完这本书第一次有了“顿悟”般的感觉,之前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许多困惑都在这本书中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因此,为了把这份“顿悟”传递给更多的同学,我买了10本7 Habits,分别送给了10位同学,然后举行了FT13的7 Habits分享会,邀请了其中7个同学每人给大家讲解一个habit,其它参与的同学进行点评。

    分享会举行得异常成功,Lily在分享会上成为了最受关注的Speaker,分享之后Mathew Yang被大家投票选为最打动人的Speaker。有了这次分享会之后,大家对7Habits的兴趣大增,之后的周五下午只要有时间,大家都会来到中关新园的A’bala咖啡或WDK的雕刻时光,进行深度的交流,彼此间的信任也逐渐加深。

    1

    除了这三个组织,我们班还有很多其它这样健康的小圈子,例如“四人帮”、“三口组”…我就不一一来说。很多人认为小圈子不好,我倒不这么想。一个成熟的社会都是由一个个小圈子组成,这些小圈子有自己的生活追求和处世价值,但这并不能保证圈子内所有成员就一定和睦,也不妨碍不同圈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没事串个门,过节礼尚往来一下,这关系不就拉近了么?!如果BiMBA的所有同学都是铁板一块,一人揭竿,众人响应,反倒违背了常识,也与BiMBA兼容并包的思想相抵触。我们的BiMBA FT13大家庭就是由许许多多个这样健康而开放的小圈子组成,他们生活在一个小区里,构成了BiMBA FT13的大社区。但愿我们的社区在毕业后,还能越来越和睦兴旺。

    第三篇 毕业班委那点事

    我们第二届班委,也是毕业班委,没有第一届班委那么多具体的事情要做,也失去了入学时的豪情万丈。临近毕业,大家还都面临着上课、找工作或实习、还有ICP的三重压力,我们这五个就这样带着大家的托付,在九月的一个下午被选了出来。我想既然选了出来,那就还是计划着干点事吧。因此在Mary老师的见证下,我们五个人在蓝旗营五方院召开了“一大”。Mary在场的时候,我们还插科打诨,荤素搭配,有说有笑。但Mary走后一进入到具体议程的讨论,大家的分歧就显现出来。原以为五人经过一年多的交往,彼此已经十分熟悉对方的性格,但在问题的讨论中都不愿意让步,因此在“一大”上我们不仅没有达成共识,而且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为了找到分歧的根源并解决分歧,我们在大树咖啡进行了第二次会议,会议的主题以“务虚”为主— 说说自己的Care的点和做事的原则(Values & Principles)。大家开诚布公的交谈。Grace and David 认为要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的利益,决策中公平(Equality)因素最重要。而我和Sherry认为以后大家学习工作都繁忙,时间有限,要注重决策的效率(Efficiency)。Charley则认为,两者都重要,两者都要兼顾,因此平衡(Balance)最重要。听到这里,不得不说,我认为这届班委里最适合当班长的是Charley。

    作为一个Leader,既要能把握做事的方向和节奏,还能平衡各方的价值和诉求,这两点他做得比我都要好。有了这次会议,我们了解了各自做事的原则,也有了这届班委五个人共同的价值观,六个字(三个单词):平衡(Balance),效率(Efficiency),公平(Equality)。我自作主张的给不同的单词赋予了不同的颜色,蓝色代表着成熟,红色代表着激情,绿色代表着包容。通过这次务虚会议,之后的工作和会议进行得异常顺利,大家争相承担责任,相互分忧解难。我们五个人有着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价值观,大家却还能彼此欣赏,取长补短,融洽的在一起工作,正应了孔子的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现在我感到真幸运能成为毕业班委中的一员,因为有了这样一群做事不偏激、不张扬,稳中求进、默默奉献的班委,我十分自信也坚信:我们一定会奉献给大家一个轻松而又难忘的毕业扒,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通过微信公众号为大家搭建一个FT13共同的精神港湾。

    在班上我不是年龄最大的,但35岁的我的确算是比较“后知后觉”的。成长的经历已经让我看不懂郭敬明的《小时代》,所以喜欢韩寒的《后会无期》,但他的作品却弥漫的颓废和无奈。还是诗人汪国真的作品,带着满满的正能量,鼓舞着我一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自高中开始,每每遇到要做重大决定,我都会拿出这首《热爱生命》读一遍。临近毕业,我们许多同学(尤其是国际同学)都将各奔远方,请允许我为大家再读这首诗,送给你,送给我,送给你我的FT13。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

    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

    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

    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