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政治/制度

徐滇庆:金融改革与风险防范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一直没有遭遇过金融危机。难道中国有金融危机免疫力吗?
    2008年7月24日下午,被誉为中国“民营银行之父”的徐滇庆教授在朗润园为青年金融家夏令营的营员们作了一次主题为“金融改革与风险防范”的讲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平新乔教授主持了此次演讲。
    徐滇庆教授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今年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担任客座教授。徐教授为民营银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因而被誉为中国“民营银行之父”。在今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之后,他亲赴灾区救灾,为灾区金融体系的应急和恢复提出了宝贵意见。
    在此次演讲中,徐教授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中国金融改革的必要性与高难度,他风趣的演讲不时引得同学们笑不可抑,但同时也为营员们上了深刻的一课。
    不良贷款的原因与“舆论”意义上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方法
    中国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数目很大且居高不下。许教授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虽然似乎一路顺风,但是改革的成本都在金融体系中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是用很多钱买来的”。体现之一就是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有:(1)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变动;(2)国有企业改革;(3)银行自身失误。
    现在“公认”的降低不良贷款的方法有:
(1)剥离
许教授指出,剥离贷款是掩耳盗铃。1999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对一地将不良贷款剥离给了四个资产管理公司。四家违反市场规律,总共接受了16000亿元不良贷款。但四个资产管理公司交给国有银行的都是白条。
(2)外汇储备注资
外汇储备只不过是对外购买力的一个符号。如果将外汇储备在国内使用。也就是说,一份钱用了二次,属于不折不扣的货币增发。
(3)央行票据
央行票据发行的透明度不高。向全国农信社发行的票据和为拯救德龙、哈密农信社等金融机构而发行的票据等都是为了社会稳定所付出的代价。票据一旦兑现就是货币增发。
(4)划类不清的不良贷款
(5)利用银行自身利润冲销不良贷款
根据银行利润数据,利用利润注资杯水车薪,远远不足以补不良贷款的缺口。
(6)股东注资
财政部是国有银行的大股东,但是政府财税的收支不平衡:收入快速增加,但是开支增加得更快,因而无力施救。
    根据许教授的看法,在上述六种降低不良贷款的方法中,之后最后两种是真正有用的。但是银行自身利润和股东注资所能弥补的缺口非常有限。要冲销不良贷款,任重而道远。徐教授认为,只有保持8%以上的GDP增长率,银行保持10%以上的贷款余额增长,再加上8%以下的通货膨胀率,在稳定的宏观环境下一笔一笔注入银行利润,经过10-15年,才有可能将不良贷款降到可控范围之内。
发展民营银行困难和可能性 
    民营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存在着很多困难。
    首先,银监会区分资本准入和机构准入的差别,而对后者持审慎态度。
    其此,人们心理对于民营经济存在歧视和不信任。有些人认为申办民营银行就是来圈钱,有些人认为民营银行的人不懂金融,更有些人认为民营资本实力小难以抵御关联交易等风险。但徐教授认为,现实的状况是,开放民营银行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维持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的局面的风险更大。只要我们有一套比较成熟的金融监管制度,民营银行出了问题我们可以有序地关掉它们,比关闭现存的金融机构容易多了。
    “民营银行是大势所趋,迟早要办的事情”。开放民营银行必然意味着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民营银行的出现必然会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压力,客户与人才都可能被民营银行拉走。到时候国有银行的三道防火墙——和外部的隔绝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人民币的不可兑换、高储蓄率——就会一一失效了。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误区和不可改造性
    中国有7亿农民,但是农村金融机构却远远不够完善。特别是一些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高,资金充足率低,管理人员金融知识严重匮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改革措施开始落实,花了国家许多钱,但是却走入了误区,成效不佳。
    徐教授认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误区有三:第一,明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第二,改革管理体制,加强监管;第三,帮农村信用社卸下财务负担。改革的不良效果迫使财政部给农村信用社上了“紧箍咒”。
    农信社本身存在着其不可改造性。
    第一,缺乏改革依靠的力量;第二,产权代表主体不明确;第三,内部人控制,信息不对称;第四,金融家缺位;第五,民间资本进入农信社的成本、效益严重不对称。
    针对这个问题,徐教授提出:两条腿走路,大胆创新。全国有几千家较好的农信社,应当抓紧改造,明晰产权,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政企分开,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村镇民营银行;改造其余3万家较差农信社的条件尚未成熟,难度太大。与其瞎折腾,还不如维持现状。
    农村金融改革方案
    新的农村金融体制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创新。徐教授给出了他的改革方案。
    首先,新生的村镇银行具有退出的机制。
    设计退出机制的核心在于金融资产的产权不能含糊不清。银行挣了钱归自己,如果亏了也必须自己赔偿。无论如何不能拿储户的钱来赔偿损失。一家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不得低于资产总额的8%,如果不良贷款到了5%就要给黄牌警告。到了7%,就给红牌警告,勒令关门。剩余1%可作清查成本。因此,当监管部门关闭这家银行的时候,赔的是银行自有资本,老百姓的存款还在。
    其次,新生的村镇银行必须有一个有效的金融监管机构。
    对于金融监管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信息对称性。必须有一个机构能够及时、准确地向银监会报告农村银行的贷款质量。这个机构必须对报告的准确性负责。一方面,它应当由于提供比较准确的信息而获得利润,另一方面它必须因信息不准确而受到惩罚。
    然后,新生的村镇移行必须有一个有效的金融监管机构。
    一定担保制度下清查企业的不良贷款,当不良贷款率达到一定百分比时,执行相应的业务条款,或对企业黄牌警告,或给出红牌、报告银监会。


此外,徐教授还和同学们分享了他在四川救灾的经历。在分享过程中,他不止一次的强调:有志于金融领域的同学,金融基本功一定要扎实;金融改革的任务非常重,希望在你们大家。
演讲结束后,徐教授还回答了许多同学的提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