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卢锋

林毅夫、姚洋等经济学家齐聚纽约 预测2015年中国经济前景


相关附件:
  • 1420701411900
  •  

    1420701411900

    会议现场图 凤凰财经记者Chloe摄

    凤凰财经讯(记者Chloe纽约报道)当地时间2015年1月7日上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NCUSCR)”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联合举办“中国经济:2015预测”研讨会。

    会议邀请包括林毅夫在内的多位中国知名经济学者与专家讨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世界的投资者都非常关心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经历了经济增长减速、和继政府推出经济改革措施后,2015年的经济形势会是如何。

    研讨会分两部分进行,上午8:40,前世界银行副总裁林毅夫首先做主旨演讲。他指出,虽然中国过去一年的经济增长不如外界预期,但未来15至20年仍有可能维持每年7%至8%的增长。林毅夫表示,中国应该充分把握自身后发优势,同时积极解决双轨制带来的问题。

    林毅夫: “新常态”下内地GDP增速可达8%

    世界银行前副总裁、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内地在“新常态”下仍有8%的经济增长实力,实际实现的经济增长率应可达7%到7.5%。

    林毅夫认为,判断内地未来经济增速主要看两个因素:首先是内地在目前这个发展阶段潜在增长率可达到多高?其次是内部和外部条件怎么样?林毅夫说,改革开放后,经济年均增长9.8%,这与内地利用跟已开发国家技术产业差距的“后发优势”有关,这个优势已经用了35年。

    林毅夫强调,未来判断一个开发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有多高,可看现在的收入水平。从这个指标衡量,内地目前经济情况相当于日本在1950年代初、新加坡在1960年代中、台湾和韩国在1970年代的经济水平。所以他认为,内地经济的增长潜力还是8%,实际经济增长率应可达7%到7.5%。

    内地从2010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节节下滑,到2014年第3季只剩7.3%,林毅夫表示,这是外部因素造成的。

    林毅夫认为,内地政府的财政赤字和负债约占国内GDP的40%,政府可以继续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拉动投资与消费。

    这些变化揭示了经济发展的新逻辑: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换挡只是表象,转型升级才是实质。

    但是林毅夫也同时强调,要想利用好潜力优势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解决双轨制改革中遗留下来的问题,从长远来看就是社会收入分配不均和腐败。

    他表示,从国际环境来说,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残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可能引发金融风险,这需要中国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

    就国内环境而言,中国近年来银行扩张较快,虽然有助于地方政府投资基础建设,可贷款期限短和投资期限长的不配套,也造成局部的金融风险。林毅夫希望中国保持清醒头脑,一方面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另一方面要预见风险,尽早解决。

    2014年多家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其中尤以9月19日在纽交所创下交易记录的阿里巴巴最受世界瞩目。面对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目前的中国正处于良好的投资机遇期。

    对于如何评判中国的经济减速,多位专家给出各自的观点。

    卢锋:中国经济“减速”是因为“跑太快累了”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形容中国的经济发展就像是一名长跑运动员,“减速”是因为跑太快,累了;需要放慢些,缓一下,然后再继续跑。

    卢锋说,存在地方债务问题不等于有债务的政府都存在风险,因为地方债务或将会有别的方式和平台来解决以达平衡。这就好比,借钱人不等于没有钱。

    卢锋告诉记者,很多地方政府拥有很好的投资渠道。中国多数地方债都有应对措施,但不排除少数存在问题而带来经济下行压力。

    卢锋说,他注意到多位经济学家在讨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前景时,都高度重视中国的高储蓄。但在讨论储蓄作用时,容易出现“灯下黑”的问题。

    在讨论短期均衡时,将注意力放在高储蓄带来的投资过剩及其引发的问题上;而在进行长期分析时,容易忽视高储蓄对于长期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他强调,即使是像中国这样的高储蓄率、高资本回报率国家,可持续的高效投资也不会自动发生,海量储蓄能否持续转变为高效资本需要制度的配合与保障。

    卢锋认为,选择市场化制度、进行金融改革应该是共识。而金融改革可以从要素价格改革、准入改革、资本市场改革这几点上突破。

    利用资本市场短期繁荣推动市场化改革,要避免好的企业家创造的好企业要去美国上市,让美国用我们借给他的钱买我们企业。

    此外,激活企业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和产业继续进步,也会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持续发展。

    汤敏:低于十亿美元的海外投资将不再需要政府审批

    在讨论期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透露,今后海外投资项目低于10亿美元将不需要通过政府审批。

    他还说,中国经济短期面临三大问题,地方债,影子银行和房地产泡沫。长期来看,中国经济面临的三大问题分别是,老龄化,分配不均和社会稳定,以及环境污染。汤敏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中国经济今年的GDP增长会继续放缓,在7%左右,这是为了经济更加稳健的增长。此外,伴随政府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增长形式将以创新为主导。

    姚洋:2015年中国GDP增速或降至7% 改革红利继续释放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造成中国出口增速下降,制造业受到较大冲击,2013年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制造业,同时中国劳动人口比例于2010年达到顶峰。自2012年起,中国劳动人口绝对数量下降,中国经济开始进入转型期。

    “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新常态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服务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国内需求更加重要、环境质量提高以及收入分配得到改善。”

    姚洋在回答凤凰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在过去一年,中国已经就深化改革做出了很大努力。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强总理在深圳造访了前海微众银行,还亲身见证第一笔贷款。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李克强总理鼓励民营新型银行的发展,提醒国有银行要藉互联网金融推动传统金融改革。”

    姚洋最后提到,劳动效率提升后,保持7%至7.5%的经济增速应该没问题,按照这个速度,中国将在10年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目前整个中国经济内在增长潜力还远没有释放完,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区域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趋势依然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中国的工业化才走完了2/3的路程,而城市化还不到一半的路程。他说,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正在深化,改革的红利远远没有释放出来,依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基本动力。

    秦晓:中国海外直接投资将位居世界第三

    博源基金会理事长、前招商局集团主席秦晓出席了论坛并发表演讲。

    他指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utbound Direct Investment)将快速发展,因为中国依然是以制造业为经济主导的大国。

    秦晓说到,“中国身为制造业大国,但其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不到我们对外投资的8%,这个比例和其他国家比起来是不太合理的。大家都知道,制造业会带动国内的一些产业,甚至改善国内的产能过剩问题。这一制造业的比例偏低。再有就是,是整个投资大部分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不是在产业链的高端,还没有那种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所谓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是在全球不仅有横向的网络,还有纵向的垂直分工的结构,这样的公司目前不多见。”

    秦晓说,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和制造业方面。在工业等基础设施领域,虽然现有规模不大,但是蕴藏巨大潜力,这其中包括港口、公路、铁路。高科技领域,不论是硬件生产还是软件开发,都还没形成一定的规模。

    他说,到2025年,中国每年对外直接投资将超过3500亿美元,在3500-4000亿美元之间。对此,中国企业应将目光放在全球供应链上。他表示,按此速度计算,在投资存量上,到2015年中国海外直接投资将累计超过3万亿,进入全球前五位。

    最后他不忘提醒大家学习国际条约,熟悉国际投资条款以及相关准则,以求与国际相融合。

    在研讨会的第二部分,与会经济学家也分别对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黄益平:中国利率市场化水平仍明显滞后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分析当前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时指出,中国的金融抑制特别是利率市场的双轨制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中国金融体系已经相当完备,规模上看已经很大,M2占GDP比例已经是世界最高,债券市场在全世界也排到第三位。但是金融市场的市场机制没有发挥作用,利率市场仍然实行双轨制。”

    黄益平认为,人为压低了银行等“正规系统”的贷款利率,但大部分中小企业并不能从“正规系统”融到资金,大量低利率资金进入了产能已经过剩的“僵尸”企业中,真正需要资金生产的中小企业被逼入了影子银行、地下钱庄等“非正规系统”,“正规系统”的低利率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非正规系统”的融资成本。因此需要短期内降准降息,推动国企改革,使利率市场化。

    黄益平表示,中国已经从经济奇迹走向常规发展,结构也将更加平稳。在他看来,下一步的改革,就经济方面来看最核心的就是市场化,把两个双轨制的改革走到底。他从三方面预测未来经济发展:一是增长速度还会持续放缓,这是不可逆转的,也许在短期内有一些来回反复,但是还会不断地放缓。二是经济结构会发生更大变化。过去经过增长就是靠投资、出口,以后消费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三是以创新为主的产业升级会不断加速。

    他坚信,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精彩的市场。

    黄海洲:未来十年新兴市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将达55%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董事总经理黄海洲在演讲时,首先回顾了2014年的全球资本市场。他认为美国已经走出财政悬崖的后续影响,并做好迎接经济复苏的准备。纳斯达克指数及标普500指数的累积涨幅均超过10%,显示出美股表现良好。黄海洲同时提到,2014年中国A股市场的表现超乎寻常,沪指跳水,恒生指数增长率有限。欧洲方面也不尽如人意。

    黄海洲说,中国股市虽然和美国股市都是在2009年3月触底,但却没有像美国股市那样一路上涨到16,000多点,而是继续在底部徘徊了数年。但今年会有所不同,中国投资者普遍降低了预期。国际市场环境的改善也是另一个积极的因素。另一方面,中国房地产投资放缓将会拖累整体投资的增长,不过消费将会稳步增长。在企稳的过程当中,资本市场里面应该有相当不错的机会,机会得益于系统性的风险逐渐可以控制,资金成本的下行,原材料的价格下行。黄海洲认为,如果是牛市,也可能是一头“慢牛”,有几年的时间资本市场会有相对复苏的表现。

    黄海洲表示,宽松的财经政策和不断深化改革,有助于中国经济恢复其潜在增长率。预计2016年,中国GDP增速将有望恢复到7.6%。而根据数据分析,在未来十年,新兴市场贡献的经济增长依旧强劲,为55%。与此同时,2013至2023年间,美国与欧洲对世界经济贡献率的总和将低于22%。

    他指出,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还是恢复性的增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分化加大,隐含的问题是市场的波动会加大。

    胡一凡:去年超过一半的新借贷款被用于还债

    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胡一凡谈到地方债时表示,银行贷款是地方政府借债的主要来源。其中,2014年,地方政府超过一半的新借贷款被用于偿还债务。她还对凤凰财经透露,截止到2013年,中国中央政府的债务是12.38万亿元,约占GDP的20%。

    欧伦斯:“十年”签证是中美友情和投资的开始

    作为中美政治经济关系的桥梁,欧伦斯先生于2005年开始担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此前,他曾任亚洲最大的私募基金公司之一凯雷投资集团亚州部的总经理和台湾最大的有线电视和宽带运营商之一台湾宽频(TBC)的董事会主席。加盟凯雷之前,欧伦斯先生曾任纽约融资公司安盈的高级顾问,负责安盈在亚洲的商务活动。

    欧伦斯先生于1983年到1991年开始效力于投资银行雷曼兄弟,1985年到1991年期间担任总经理,1987年到1990年期间,担任雷曼兄弟亚洲部的总裁,负责香港,韩国,中国大陆,台湾,泰国,马尼拉和新加坡的办事处。效力雷曼兄弟之前,欧伦斯先生曾在位于纽约,香港和北京的美国高特律师事务所和美国宝维斯律师事务所担任执业律师。

    1976年至1979年期间,欧伦斯先生在美国国务院法律顾问办公室工作,先是在政治军事事务法律顾问办公室,之后是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办公室。在此期间,他作为法律团队的成员推动了美中建交。

    在本届“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NCUSCR)”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经济2015预测研讨会”结束后,欧伦斯先生接受了凤凰财经记者的专访。在被问到如何看待近期的中美外交时,欧伦斯指出,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APEC期间的会晤更加明确了中美关系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走向,那就是共赢和共荣。

    以美国批准中国游客赴美可获得“十年”签证为例,欧伦斯先生特别强调,这只是中美间投资的开始。他说,“在过去十年,中美的友情已经建立,并慢慢开始萌芽和发展,直到现在时机已经成熟。无论是对外部的投资环境,还是对外资流动性的把握,中国都已初显信心。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中美在接下来一定会有更多互相的对外直接投资。“

    欧伦斯先生最后认为,中国在过去几年间就改革方面做出的努力,外界都能明显感觉到。比如,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方面的尝试,都给国际资本的流动注入了活力。

    伴随美国经济的复苏,“华盛顿共识”或将不再以美国的“一权独大”而主导。世界经济格局的多元化,共同繁荣需要以中美间的互助共赢来谱写。

    结语:研讨会结合了中共18届四中全会的经济改革方针,评谈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中国经济预测论坛今年是第六届,吸引了上百名中西各界经济专家、学者,媒体等到场聆听。(凤凰财经纽约特约记者Chloe)

    补充背景: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成立于1966年,是一个私立、无党派的非营利性机构,旨在促进美中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合作。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鼓励并积极推动美国、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就共同关注的议题,基于事实,进行理性的磋商和探讨。目前关注的领域包括国际政治、国家安全、教育、政府管理、公民社会、经济合作、媒体传播以及包括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在内的其他跨国性议题。基于这样的使命,委员会为私营企业、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提供会议、论坛、和游学访问等不同类型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也通过公众教育项目、刊物出版、音频及视频播客等媒介向更广泛的民众群体提供有关美中关系的知识和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