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图片

【朗润•管理前沿】王志东:互联网的“回归”与“颠覆”


相关附件:
  • 王志东
  •  与很多产业不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就像鲶鱼,不仅自己的成长速度快到让人眼花,而且把整个鱼池都搅动了起来,一个又一个产业被不断改变,甚至颠覆。

    如何认识互联网的这一特质?如何深刻理解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2013年12月20日,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成立20周年庆、BiMBA成立15周年庆系列讲座【朗润·管理前沿】请来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重量级人物,即新浪网当年的创业英雄、现任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志东,以“互联网:回归传统又颠覆传统”为题,为师生们做了两个多小时的分享与交流。讲座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谢绚丽老师主持。

     

    谢绚丽

     

     

    “我们做成什么就是什么”——新浪网的“前世今生”

     

    互联网重新发明了什么?——这是王志东抛出的第一个问题。

    1995年,王志东刚刚接触互联网——那差不多也是中国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间。三年后,他开始“大张旗鼓地去做互联网”,成了国内业界最早的探路者之一。1998年,他做了一件大事——带着自己的“四通在线”团队奔赴硅谷,收购了美国“华渊资讯”。

    “因为当时有种感觉,就是互联网会代表着未来、会影响未来,是非常好的一个机会。但当时互联网到底怎么做,大家都不清楚。互联网发迹在硅谷,于是大家都去硅谷取经,恰好碰到一个机会,于是收购了华渊。”王志东说。

     

    王志东

     

    华渊资讯是当时美国最大的华人网站,四通在线与之“合体”便创造出了新浪——时值1998年12月1日,新的团队,新的网站,新的市场,一切焕然一新——然而这还只是开始。

    “收购完了之大家坐在一起开会,突然发现其实大家都不懂,都是稀里糊涂。”王志东提到,为了摸索出新浪独特的生存之道,大家以当时风头正健的雅虎为参考,确定了新浪在国内的网站形态,即以搜索、新闻、社区加上游戏、体育为主打的“3+2”模式。

    “当时雅虎的定位是‘portal’,我们关起门来讨论了几天都没讨论出来什么叫‘portal’,后来我说不管了,我们不知道,那用户更不知道。我们只考虑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什么样的产品,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体验——把这些做出来就成功了。”

    一个成功企业的成长需要决断和魄力。回忆起这些经历,王志东言语中不乏骄傲:“什么是‘portal’?我们做成什么就是什么,这就是早期创业者的好处——我们可以去定义这个市场、这个概念。”

    基本框架敲定后,就是确定“重头戏”的时刻。当时各大网站都流行做搜索引擎,王志东却不看好,因为“不想跟其他公司掐架”,更何况,“15年前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供搜索的中文内容。”于是,新闻便被确定为新浪的主打内容。

    当时在国内做新闻有很多障碍和较大风险,比如网站无法拿到新闻采编资质、没有自己的记者,到处去摘抄又涉及版权问题……几经斟酌,王志东决定咬牙坚持走新闻这条路,因为高风险是道坎,虽然不易跨越,却也挡住了许多实力强悍的竞争对手。

    经过冷静考量,新浪最终决定以新闻立足,走“网络文摘报”的路线(文摘媒体有专门的版权处理方案),确定“面向两岸三地全球华人”的定位,成功绕过诸多障碍中,赢得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

    “当时中国人对新闻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我们就主打一个‘快’字,做报纸、电视、广播不方便、来不及做的突发新闻,去抢那些‘一部分人特别感兴趣而并不是全国人都有兴趣的新闻’,慢慢就把新闻研究透了。”

    从那以后,新浪又利用名人效应,聚拢了一大批博客、微博用户,逐渐发展成为我们如今熟知的新浪。

    “现在回过头看新浪,什么都是按新闻去做的。虽然看起来只是个门户,其实是个地地道道做新闻的网站,游戏都是按新闻来做的,教育也是按新闻来做的,博客、微博都是沿着这个路径。”

    新浪的成长史回答了他的问题——互联网发明了什么?新浪又发明了什么?

    “新浪,新浪新闻——重新发明了传播。”王志东说,“有了新浪以后,中国整个新闻、言论的传播方式都改变了。”

    至少对于中国5亿多新浪微博用户(截至2013年2月20日,新浪网数据)来说,他的话并不夸张。

     

    被颠覆的不是传统,而是“传统的竞争对手”

     

    王志东站在讲台上,台下的听众填满了教室每一个角落,有的是学生,有的是慕名而来的、想在互联网业界有一番作为的他的追随者——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是,我还能在互联网行业得到什么机会?

    这就需要回答王志东的第二个问题: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它为什么能够挣钱?

    和别人不同的是,王志东认为,回溯当今互联网巨头们的成功之路,主宰因素并不是B2B、B2C这些被传得玄而又玄的新概念,也不完全依赖超人般的洞察力,而在于各个网站透视了受众的需求,做到了对传统的回归。

    “比如百度,传统视角下它的本质是什么?如果你不知道,可以换个角度想想它替代了什么,这样你就会发现,强大的检索功能以及对知识的保存,替代的其实是图书馆的功能。”

    如果百度是一个庞大的在线图书馆,那么以此类推,淘宝其实是一个融合了信托机制的吸纳大量资源的“在线集市”;携程网最初只能做到形式上的网上售票(客户下单之后还靠业务员骑自行车送票上门、现金支付),最后也逐渐完善在线支付配送系统,成为出类拔萃的“网上旅行社”;而腾讯最早的自我定位就是“网络寻呼机”,这就是它的初始运营模式——“QQ电信”;以优酷为代表的视频网站目前还在艰难探索营利模式,但它们其实都是“网上电视台”;最后剩下的“巨头”都一目了然:京东是线上的大卖场,一号店是网络超市,盛大则是网络游戏厅,360是电脑技术服务商……

    所有被解读为“颠覆性”的营利模式,都能在传统生活中找到范本——被“颠覆”的其实不是传统,而是还在使用传统方法的竞争对手。

    “其实新经济也是经济。互联网既然是门生意,就要有生意的各种规律。当我们要进入互联网这个行业的时候,不要被各种概念和名词迷惑,不要认为新经济就要颠覆传统,原有的经济都不存在——其实所有成功的互联网公司都对应着一个传统的行业,只是他用了更多互联网的方法、技术、模式去做这个传统行业,才在和传统的对手相比的时候发挥了优势,取得了自己的成功——这才是互联网真正的含义。”王志东总结道。

    最后,王志东展示了互联网真正的“颠覆价值”——永不停止的“圈地运动”、利润模型的转变与网聚的力量。正如新浪整合了新闻,百度整合了信息,阿里整合了供需,腾讯整合了关系——如果能将人的力量和各种资源整合起来,便会形成不可思议的规模效应。

    王志东认为,在不断的“回归”与“颠覆”中,互联网创业者们应学会“以不变应万变”,而那些富有洞见的思维方法,必将带来未来世界最大的财富。

     

    全景图

     

    关于王志东

    王志东先生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是新浪网创办人,BDWin、中文之星、RichWin等著名中文平台的开发人与总设计师,曾领导新浪网成为全球最大中文门户并于2000年在NASDAQ成功上市。从事互联网行业15年来,他曾被授予“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TOP10中国科技领袖”、“影响信息化的50人”、“中国软件二十年杰出贡献奖”、“中国IT技术创新奖”等一系列奖项和荣誉。

     

    关于【朗润·管理前沿】系列讲座

    【朗润·管理前沿】是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成立20周年、BiMBA成立15周年庆系列讲座之一,核心定位是分享和研讨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中摸索的前沿问题与经验教训,为MBA学员和校友提供真实的案例研究与学习分享,为EMBA学员和校友提供实战交流的平台。此前已经举办多场,相关报道参见链接:http://20y.nsd.pku.edu.cn/lr/gl/index.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