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EDP

思想的乐园:汪丁丁与北大DPS博士的苏格拉底式对话


相关附件:
  • 29144676-5
  • _DSC4792a
    汪丁丁教授

    “人这一辈子该怎样过?”

    “幸福到底是什么?”

    “幸福可以用语言准确定义吗?”

    在北京大学的一方庭院中,学识渊博的教授与求知若渴的学子正在展开一场对话,探寻上述问题的终极答案。

    而这场对话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的古希腊——在雅典的市集上,身材矮小、相貌平平的苏格拉底不时拦住熙来攘往的男女老少,不断诘问,直问得对方承认自己无知方才罢休——苏格拉底式对话从此成为通过对谈澄清思想观念的一种方式。

    在东方,在古老中国的最高学府,如果来一场苏格拉底式对话,会有怎样的思想碰撞?

    2017年9月14日,【DPS博士Workshop】第43期如期举行。在这个看似平常的下午,初秋还没有一丝凉意,北大朗润园里一颗颗石榴挂满了枝头,沉甸甸地泛着红晕。阳光透过致福轩门前的绿色银杏叶,缝缀在室内的长桌上。北大国发院教授汪丁丁先生就坐在长桌最里侧靠近茶师的位置,任阵阵茶香萦绕在侧。茶室的女子为端坐的十五名学生一一奉茶。学生们轻轻呷一口岩茶,思想的暗香就这样慢慢浮动开来。

    这十五名学生,分别来自DPS金融管理博士项目的不同年级,该项目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美国福坦莫大学于2015年共同创建。学生们或从本科、硕士时代就沐浴着未名湖畔和煦的风,或刚刚踏进燕园,满怀憧憬仰望着高耸的博雅塔。为了在思想上“登高望远”,他们放下平日羁身的琐事,捧一盏香茗,燃一豆烛光,延续致福轩两百年的幽深岁月,与鸿儒智者共同探寻人生学问之种种。

    汪丁丁教授,作为一名跨越许多领域的经济学家,除了以经济学的思维框架冷眼观世事,更以一个学者的人文情怀关注人生哲学。

    为了给整场对话 “抛砖引玉”,汪丁丁老师让同学们从平日的企业经营与学术研究生活中抽离出来,重新回到“生活”、“人生”本身。“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是苏格拉底对世人的警醒;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该如何审视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回顾人类文明的初创阶段,古罗马的哲人塞涅卡谈论着“人生苦短”,古希腊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看到了“人的生存是一种悲剧”。那么,明明知道命定的命运,人类要不要反抗?

    汪丁丁老师带领同学们回到这些人类的“元问题”——历经千年,这些问题仍叩击着每个人的心灵。拥有着“实践智慧”的管理博士们,可有自己独特的答案?

    每一个准备雕琢自己的学员,都是一块璞玉,在导师和同学面前,他们审视着自己的生活,抛出了自己人生的问题和烦恼。

    在商界纵横捭阖多年,当走过物质财富积累的阶段,再次回到知识的殿堂,回到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他们不禁问“物质的富有,与幸福感到底是什么关系?”,人是否应该像斯多葛派学者那样,返归最简朴的生活,褪去所有浮华的外在?

    “幸福的定义是什么?幸福可以被定义吗?一个人可能没有智慧而有幸福吗?”当同学们在人生中苦苦追求幸福,回过头来再去反思“幸福到底是什么”,他们不禁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幸福,可以像其他学术名词一样用语言做出严格的定义吗?

    汪丁丁老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因为古今中外无数学者都试图去定义幸福,但每个人的体验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阐释;而且,语言本身也有其局限性。

    “向死而生,还是向生而生?”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活哲学。有同学举证了在经历濒死体验后,对人、事、物的无限感恩之心;亦有同学刚刚从治疗癌症的手术台上下来,分享了该如何去平衡事业、家庭与健康,别有一番滋味。

    学贯中西的汪丁丁老师,除了引领同学们回到古希腊、古罗马和现代哲学的文本,还提醒同学们开发自己的直觉和洞察力。福柯说过“文明是一种教化”。我们在文明教化的过程中很可能丢失直觉。直觉没有了,哪来的洞察力?——文明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成为人思想的束缚。今天我们更应该像印度哲学家、灵性导师克里希那穆提所述,放下文明带来的偏见,用自己的眼和心去观察、理解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的人生。

    此次对话,还特别邀请到了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两名女性学者——经济学教授沈艳和管理学助理教授吕晓慧。女性以其特有的智慧和敏感,为人生的理性思索增添了一抹亮色。当有学生提及人应该如何与疾病作斗争时,沈艳老师莞尔一笑,说 “何妨带病延年?”,何妨把疾病当做生活的一部分,以一颗开阔的心面对生老病死?;在整场对话的结尾,吕晓慧老师抓住了汪丁丁老师谈话之精要,提醒同学们“人生的本质是创造”,人只有在创造过程中才能获得自我存在,而博士生涯又何尝不是一个创造学术思想、创造人类知识、甚至创造新我的过程?

    另一名引人注目的女性思考者,是DPS博士项目的主管、美国双料博士Sarah老师。在加拿大和美国的求学经历,让她深入体验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反差。这个反差,曾经令她纠结、恐惧,但当把视野拓宽,看到西方文化、西方社会生活的背后,就会发现人性是相通的,汪丁丁老师以自己的学问和见识引导着Sarah老师,更引导着同学们通过融汇贯通古今中外的心理学、脑科学、哲学的学识、研究成果,来观察、评价与我们迥异的人生观、价值观。

    整场对话,汪丁丁老师更多作为一个倾听者,间或介绍一下海德格尔、萨特、怀特海的哲学思想,或是脑科学最新的研究进展,更多的时间则留给了同学们深入反思和相互激发。

    正如DPS项目主任张宇伟老师所言,中外合璧的北大国发院DPS金融管理博士项目,其短期目标在于获得博士学位,中期目标在于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而长期目标则在于塑造 “完整人格”,这得自于北大前校长蔡元培先生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精神内核,并与燕京大学的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一脉相承。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无知”,苏格拉底两千年前如是说。正是因为知道自己的“无知”,在实践中已有所成的企业家们才重回思想乐园、高等学府,重新以一颗谦卑的心追求学问。

    “一个人不可能不经历苦难就获得智慧”,这是汪丁丁老师为同学们传递的思想之火。

    那么,一切的驱动力到底是来自于痛苦,还是幸福?

    成为一个真正的博士除了要发表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论文,还需要在人格上、思想上经历哪些痛苦的修炼?

    每个人与自我心灵的苏格拉底式对话仍在继续…

    你人生的“元问题”是什么呢?(文字报道:张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