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教授观点

杨壮:危机时期的反思


 

 ——BiMBA08国际化管理课程强调针对性
文 / 杨壮 (BiMBA MBA 国际院长)、

BiMBA MBA(BiMBA)的国际化管理课程,近几年来,先后前往了美国、印度、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了解并学习了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市场以及企业都有自己国家的文化特征后,我们认识到,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每一个企业也有它的独到之处。
        在过去的十年中,BiMBA MBA更多的是向美国企业的模式和文化学习,对美国的公司治理、经营环境经营体制和体系,也较其他国家的模式更了解和熟悉。这除了有BiMBA MBA合作方的缘故,也同样反映了美国模式在中国管理理念中的强势地位。
          然而,金融危机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国模式究竟出了什么问题,美国的公司治理、美国的金融体系、美国的企业文化,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正是抱着这些疑问,我们今年选择与美国模式有所区别的欧洲和日本,来作为考察的目的地。
          欧洲之行,我们主要前往的是德国和罗马尼亚,这是有一定考虑的。作为以制造业而闻名的国家,德国和日本一样,对中国目前发展最为快速的制造业企业,都具有非常高的学习和参考价值,而罗马尼亚,与中国同作为“转型国家”,具有非常相似的一些背景和条件,在欧洲的环境中,更容易进行不同文化的发展比较。
        虽然在欧洲和日本的时光有限,只能算是走马观花,但他们的企业却依然给我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我就以德国和日本的企业,简单的说几点感想。

质量为王,品牌至上
        美国的金融海啸,由金融行业引发,在席卷了几乎全球金融行业后,也同样开始影响实体经济。在美国,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汽车业。目前,美国的汽车三巨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而有意思的是,我们此次国际考察的一个重点,就是汽车行业。而考察对象恰恰是目前全球汽车业最成功的企业——宝马和丰田。我们想看一看这两家企业,究竟采用什么方式方法能够使它的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具有竞争力,能够使他们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越来越具有称誉,方式和方法和美国的企业的不同。
        美国的整个企业,包括金融界和机械制造。由于忽视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忽视了员工不断的发展和培育,忽视了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平衡这些矛盾。中国的企业家们认为,这次参观学习丰田收获最大的就是这一条。同时我了解到的情况,我们的企业家在德国对宝马公司的参观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对宝马公司本身重视品牌、经营品牌、发展品牌,把品牌当作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线这一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很多同学都说,就是德国车的发展、科研、技术、生产质量的水平像一门艺术,我们的学员把德国企业里这种现象称为技术艺术化、产品艺术化,已经把它的技、产品质量、提高到一个艺术的高度,而且每人必须重视的程度,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溢于言表。我们在丰田看到同样是这样。丰田管理模式强调拉动式管理,强调不断的改进,强调产品的零库存,强调员工、团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让公司的中层管理与工人结合在一起,这种领导力的方式方法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这一点上来讲,日本和德国的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与美国企业的经营模式有很大不同。这一点对我们的中国的企业有很大的借鉴。

治理结构决定结果
         在这场风暴中,之所以企业受到了不同的影响,和美国、德国及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关系。
        美国公司治理结构基本上以独立董事为主,董事和管理层受到的股东约束较小;而日本的治理结构基本上以内部董事为主,董事直接受到股东控制;而德国的治理结构中,不仅仅包括内部董事,还包括公司其他方面的代表、特别是工会和社会方面的代表。因此,美国的治理结构,灵活多变,创造力强,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管理层的能力,但在这种环境中,管理层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独立董事的任务就是让企业能够在短期范围内达到盈利,这种短期的压力通过董事会代表股东,对公司所施加的压力就使得公司更加恶性循环地去遵守公司的短期效应,采用经营杠杆效应,重视把企业短期的盈利,而忽视了公司长期的发展。
        在日本、德国,我们就发现,日本企业的董事大部分都是内部董事,内部董事在企业工作了大概20、30年时间,大概都是五、六十岁的人,极为尊重公司理念,同时他们也希望传承能够持续下去,对短期的利润、短期的行为极为不关注,日本丰田的董事会力量相当之强大,一般情况下,一个车的新的类型,包括新的能源,都跟时代有很密切的关联,实在为企业做事,符合市场。德国有一个很严格的技术系统,和它的整个生产的架构。在系统流程中,德国人是极为关注产品的技术含量,极为关注产品的质量,和用最新、最现代化的技术能够应用到产品之中,因此德国人在整个治理过程中,对技术、对细节、对新的技术的引进,同时德国公司治理中不太像美国,它有方方面面的制约,德国人对短期行为,特别是对股东这么大的回报,以及经理者等等,在过程中,他们的精力方面放在企业内部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企业员工的利益之上,同时也希望能够长远为企业做出贡献。
        美国模式曾经给美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辉煌,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美国追逐短期利益的行为,也同样让美国的汽车公司遭到了灭顶之灾,而日本和德国为了长远的发展和利润,对企业的产品所关注的这种力量,进行支持和投入,使得日本这些企业可能在短期内没有很大的收入,但是长期确实达到了,使得日本和德国的汽车业领先于全球。
        最后一点,在谈到美国的领导力,美国领导力注重个人的力量,注重高管的力量,注重CEO的力量,CEO、高管、总裁副、总裁,在一个公司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种情况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一些弊病,因为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力量绝对有限,一个人的智力也显得有些缺乏,一个人的判断可够就很容易失误,这种方式和日本企业、德国企业比较注重员工参与决策,提出不同的意见,提出不同的建议,这种方式方法也是和美国有很大的不同。


忧患意识,未雨绸缪
         从社会文化方面看,有一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从个人、企业到社会的忧患意识。特别是日本,国土狭小,又是岛国。国家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危机。我们去看了日本防灾、防地震的工作,防灾的工作从小学就开始抓起,整个国家对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这种忧患意识也是溢于言表。同样,企业有着很严峻的、系统的治理危机、解决危机的机制和机构。现在很多企业在日本经历了90年代大危机之后,把现金流作为企业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这种危机、忧患的意识,无论从地震,还是从金融危机,无论从自然灾害,还是到整个国际形势变化所带来的危患。在日本和德国我们都看到了他们在从基层、从小学、中学、大学、到企业,乃至企业中,所做的方方面面的工作。这一点,给刚刚走进市场经济、刚刚纳入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很大的启示,因为我们还没有经验,我们没有这种心理准备,我们没有很好的制度安排。通过考察,我们知道好友很多需要学习的知识。

总之,BiMBA的国际化管理课程,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安排,这也将是我们在今后5年或10年中特别强调的一个重点活动。我们的学生通过参观,特别是一些打算走出国门的企业家,看到了自己企业在经营理念、经营文化、经营战略、组织架构、制度安排等方方面面的缺陷,也看到了这些国家在文化理念、市场政策制度安排、国家政治体系与中国方面的不同。大家最大的收获,不仅知识层面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在心胸、心怀、视野、战略、判断等等领域都有迅速的提高。如果,没有这样的旅行,我们整个MBA的学习是不完整、也是不完善的。
        我相信,作为BiMBA MBA,一定能够持续地把国际化管理课程纳入教学安排,不断地为我们学员提供到外面去看、去想、去理解、去感悟的机会。学员们不仅仅会有很大收获,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这套做法可以为我们BiMBA带来一个很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