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教授观点

薛兆丰评新书《必要的改革》:务实的学者不分派别


相关附件:
  • 2d0f
  • 改革不是纸上谈兵。《必要的改革》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里11位著名学者(包括林毅夫、姚洋、巫和懋、刘国恩、赵耀辉、卢锋、宋国青、杨壮、黄 益平、张黎和周其仁)的专题报道为主线,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现状和前景,提供了一份纪实档案和分析报告。这群在朗润园工作的学者,术业有专攻,观点有 分歧,风格各不同,但他们都不喜欢纸上谈兵。

    今天人们热衷于讨论“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是,假如经济不能被计划,那改革 又岂能被设计?谈论彼岸应该如何,总是容易和惬意的;但如何接近彼岸,才是切实而艰难的。朗润园这群从西方接受系统学术训练后归国的学者,之所以没有止于 充当学术生产线上的另一件标准品,是因为他们始终关注问题而避谈主义。

    休克疗法并未给转型国家带来繁荣,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走的道路,虽不符合西方主流学者所开列的建议,但效果却很好。何以如此?读者可以不同意林毅夫教授的解释和处方,但不能不赞同他的观察,也不能不细听他的推理。

    中国不可逆转地加入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体系,逐渐形成“一元的秩序、多极的世界、大家共同治理”的格局。当这超越经济的图景进入了现任国发院院长的姚洋教授的视野后,他会采取何种举措?相关的章节解释了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对策。

    主持“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的赵耀辉教授,平日像一名会计那样默默地工作,我从未听她说过半句夸张的话。正因如此,当读到她在书中说“目前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令任何‘陡然放开’的生育政策都变得值得”时,我感到问题已经到了极端严峻的地步。

    “医疗服务很特殊,必须由政府提供,市场化改革已经失败”的说法很流行,但国发院的两位医改专家刘国恩教授和周其仁教授,却认为市场不仅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而且医疗市场化的改革根本就还没开始。书中详细介绍了两位学者语出惊人的实证依据。

    宏 观经济学家善于处理加总数据,但常常忽视背后的个体故事。然而,创建“开放宏观经济”研究的卢锋教授,却十分重视宏观现象的微观基础。正值2004年中国 宏观调控浪尖,卢锋和周其仁竟然跑到看守所里拜会因违反宏观调控政策而被刑拘的铁本钢厂董事长戴国芳先生。宏观十年调控史,卢锋娓娓道来,绵里藏了针。

    当政府以低于市价向农民统购粮食时,任何黑板经济学家都会预言农民不愿意种粮食。宋国青教授发现情况恰恰相反——农民非要种粮食,以致革命委员会主任要到地里拔粮食的地步。弄清原因后,宋国青便树立了另辟蹊径研究经济的自信,多年后成了“中国宏观预测第一人”。

    学 者只要坚持务实,就不隶属哪个固定派别。《必要的改革》介绍了一群务实的学者参与中国改革的思想、事迹、雄心、传承和轶事,凸显了改革过程中最容易被人轻 视的几个维度——政策的积压、思想的束缚和运气的飘忽。有了这群务实的学者,坊间的夸夸其谈会少一点,中国的前景会亮一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