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教授观点

宫玉振:中国传统领导力哲学


题记:2020年8月1日,国发院举办“北大国发院EMBA论坛第42期暨北大跨文化领导力论坛第16期”活动,北大国发院管理学教授杨壮与宫玉振分别以“西方领导力实质”和“中国领导力哲学”为主题演讲并就中西领导力对话。本文根据宫玉振教授的主题演讲整理。

领导力的概念和体系是从西方传入的,中国此前并没有专门的领导力学科。但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求的就是入世和经世致用,诸子百家所探讨的多是治国之道,必然涉及到领导者、领导力这样的主题,有大量的关于领导力的思考。所以我今天所分享的就是中国传统的领导力哲学。

以品格为核心的儒家领导力

管理学有一个研究结论,领导者的格局、胸怀、器度、境界、追求,以及价值观,对于组织的未来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决定组织命运的关键因素。

儒家领导力哲学的核心,是内圣外王,是立德立功立言,是以品格为核心的领导力哲学。儒家的理念,用宋代理学家张载的话说,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儒家的重心,强调的是“修己安人”“内圣外王”“有体有用”。在儒家看来,领导者必须具备“圣”“王”的双层资格:有“圣”人修己之体,然后才能为“王”者治人之用。儒家所强调的是,内在品格的养成是领导力成长的前提。

从自我反省和人格养成入手,孔子把领导力的展开分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三个阶段,“修己”才能“安人”,才能“安百姓”。换言之,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儒家看来,领导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自我的修养、境界的提升的过程。

以自我修身始,以平治天下终,这也是一个领导者自我突破的过程。一个领导者要想走向卓越,首先要反思自我、认识自我,进而管理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具有更高的格局、胸怀、气度、眼光、境界。所以儒家推崇的是君子、豪杰、圣贤,代表的都是儒家理想中的领导境界而君子、豪杰、圣贤的核心,是代表价值观、传承价值观、践行价值观的强烈道德自信。所以就有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浩然之气。所以真正的儒生都会有强烈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天下意识。所谓的“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儒家的领导哲学,为领导者提供的是一种清晰而坚定的理想与追求。儒家的领导哲学,是建立在品格与价值驱动基础上的。是以品格和价值观为核心的领导力,是以社会责任和天下情怀为核心的领导力。强调的是既自强不息,又厚德载物。

卓越的组织源于卓越的领导力。企业家的层次,决定了企业的层次。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了企业的高度。企业家的境界,决定了企业的境界。企业家的导向,决定了企业的导向。企业家的文化与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文化与价值观。企业家的局限,也因此就决定了企业的局限。

领导者是组织的核心,领导行为的本质就是要处理“人”与“我”的关系。领导力的突破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突破自我的过程,就是一个打通“人我”、融汇“人我”的过程,就是走出小我、成就大我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对品格与价值观的重视,对社会责任和天下情怀的强调,奠定了中国企业家自我提升与价值追求的基础。

以现实为核心的法家领导力

在中国文化中,儒家一直扮演着主体的角色,儒家为中国人提供了理想的人格和价值的追求,有很多很正面的影响,但是儒家也存在其局限性。如果你读过《论语》,你读过《孟子》,你读过程朱的著作,你会发现,不管是孔孟也好,程朱也好,历代的儒家,反过来复过去,讲的就是一个主题,也就是“伦理道德”。问题在于,道德原则从来是完美的,应用道德的现实世界却从来都是不完美的。人生需要理想,但理想主义色彩过浓,变成迂腐的书生,却无法把事情做成。

对于领导者来说,只靠儒家的价值理念,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中国文化中还有法家的理念。

法家与儒家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儒家相信的是人有向善的可能,强调的是人性理想的一面,那么法家相信的是人有求利的本性,它强调的是人性现实的一面。

韩非子曾经说过一段著名的话。做车的工匠做好了车,就希望富贵的人越多越好;做棺材的做成了棺材,就希望人死得越早越好。并不是做车的道德多么高尚,做棺材的道德多么败坏,而是利益决定了他们的不同行为。在法家看来,这个社会,从本质上来说是围绕着利益而展开的。离开了对人的求利的本性的把握,你根本就无法对人进行基本的激励。

除了利益之外,法家所信奉的还有实力。儒家对道德的力量充满了自信,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往哪边去,草就会往哪边倒。用今天的话说,儒家相信的是道德的影响力、感召力,相信的是德化的力量,强调以德服人。法家从来不相信这些,法家相信的是强制性的权势的力量,所谓的“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相信以力服人。法家认为权势才真正具有让人屈服和顺从的力量,人的行为也只有通过强制的力量才能改变,所谓的“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在法家眼中,离开了权势、权力,毫无疑问就无法影响别人的行为。

儒家讲的是道义,法家讲的是利益;儒家讲的是道德,法家讲的是实力;与儒家相比,法家的特点是非常冷酷,但非常现实。法家让你看到人性和社会的另一个层面。如果是儒家提供的人生的理想,那么法家所提供的就是一种现实的取向。人有向善的可能,也有逐利的本性。真实世界的领导力,当然需要使命与愿景这样超越的一面,但也不可能无视权力与利益这样现实的一面。

中国文化是霸王道杂之。对于领导者来说,光有做事的激情是不行的,还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光有对价值的执着是不行的,还要有与现实妥协的智慧。一个伟大的领导者,既需要有对理想的坚守,又需要清醒的现实取向。要在理想中关注现实,也要在现实中追求理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这种平衡,才是真实世界的领导力。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书生是成不了事的。土匪也是成不了事的,成事的一定是接地气的书生。

以柔性为核心的道家领导力

法家也有其不足。法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过于强势、过于冷酷、过于霸道、过于刻薄、过于自是、过于以自我的利益为中心。这样的人人际关系一定是一塌糊涂的,最后也一定是败得一塌糊涂的。所以,还需要道家。

道家与法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如果说法家的特点在于一个“刚”字,那么道家的特点便是在一个“柔”字。道家的重要命题是“柔弱胜刚强”,是“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为人方正而不孤傲,有棱角而不伤人,率直而不肆无忌惮,有光芒而不刺眼。

在现实的管理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领导模式:一种是刚性的,一种是柔性的。刚性的领导者,其领导行为往往是强势的、霸气的、压迫的、尖刻的、排斥的、抗拒的、敌对的、张扬的。柔性的领导者,其领导行为往往是谦逊的、温和的、欣赏的、开放的、吸纳的、包容的、合作的、低调的。

老子欣赏的显然是第二种领导者。他曾经警告说:“强梁者不得其死。”盛气凌人的领导者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这样的领导者,尽管可以迫使一些人在短期内服从自己,但时间长了,往往会带来下属的怨恨与离心离德,从而导致管理的失败。在道家看来,“弱者道之用”,明智的领导者一定要学会“知其雄,守其雌”。什么叫“知其雄,守其雌”?知道自己很强大、很成功,却能够保持很谦卑、很柔弱的心态。这样,才能更清楚地看清自己,也更清醒地理解别人,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包容,从而更好地汇集众人之力为我所用。用老子的话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江海之所以能够为百川河流所汇注而成为王者,就是因为它善于处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

美国学者吉姆·柯林斯曾经提出过一个“第五级经理人”的概念。他把管理人从低向高分成5 级。在多数人的感知中,组织的一把手应该是外向、霸气、魅力十足的明星人物,然而柯林斯的结论是:最伟大的领导者,往往是安静的、谦逊的、低调的、平和的、不惹眼的、不自以为是的。为什么会这样?

这其中的原因,老子早就讲得非常明白:“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固执己见,反而能明察秋毫;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是非清楚;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名;不妄自尊自大,反而能成为天下的领导者。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也说:“相对于你需要知道的东西而言,你真正知道的东西或许是有限的,承认这一点是明智的。”伟大的领导者一定是谦卑的、虚心的,所以能够从个人的逞强和刚愎自用中走出来,以柔软平和的心态展开自己的领导行为。

如果说儒家给人以理想的追求,法家给人以现实的眼光,那么道家就给人以成熟的心态。道家所展现的是一种包容,是一种耐烦,是一种从容,是一种恬淡,是一种灵活,是一种弹性,是一种圆融,是一种更高的人生智慧。

好的领导者,既有儒家的理想与追求,又有法家的清醒与现实,同时还有道家的成熟与灵活。这三者从不同的角度构成了中国领导力的哲学基础。

整理:王志勤 |编辑:王贤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