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校友新闻

宋国青:CPI二次握手6.5%,主要原因是食品类价格带动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伴随食品价格持续攀升,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重新反弹,同比上涨6.5%,与今年8月份的CPI增幅持平,再次达到近11年的高点。市场对近期出台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预期不断增强。

      最新统计数据反映出,10月CPI呈三大特点:一是农村涨幅高于城市,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城市上涨6.1%,农村上涨7.2%;二是食品上涨高于非食品。食品价格上涨17.6%,非食品价格上涨1.1%。食品价格上涨在八大类别中遥遥领先,成为推动10月份CPI上涨的主要原因;三是消费品上涨高于服务价格,消费品价格上涨7.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

      原由:季节性因素引致反弹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这一轮物价上涨有国内外多种因素。一是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二是国际粮食价格普遍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涨。三是国内存在价格的结构性上涨。目前主要是猪肉、油料等价格上涨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上涨。

      国家统计局指出,季节变化引发的鲜菜价格较快上涨,以及入秋以来猪肉消费量增加价格上涨是CPI增幅10月份反弹主要推动因素。

      从统计数据看,10月份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同比上涨了54.9%和29.9%。猪肉价格成为食品类价格中增长幅度最大的食品,鲜菜价格同比上涨了29.9%,较9月份的12.0%高出了17.9个百分点,较8月份的22.5%也高出7.4个百分点。

      从分类指标看,10月份CPI呈5类上涨3类下降状况,上涨的5类指标除食品类外,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9%,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4.8%;价格下降的三大类别中,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1.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5%。

      影响:年内可能加息两次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以来CPI数据连破警戒线,10月份增幅又在9月份一度回落至6.2%后再度上扬,主要原因还是食品类价格的带动。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飞涨,国家发改委于今年11月1日起上调了部分成品油价格。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测算,此次调价将直接导致月度CPI上升0.05个百分点。

      12日,海关总署公布10月份当月贸易顺差为270.5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央行同日公布的10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贷款猛增、存款大幅下降,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大幅反弹等因素,市场对于今年11月份的CPI预期调高。

      高盛公司认为11月份CPI涨幅仍会保持高位,而12月份该趋势会有所缓和。央行可能会采取其他紧缩政策,包括严格控制银行贷款等,以及年内可能再进行两次加息。宋国青也表示,CPI的波动难以避免,预计今年11月份的CPI增速仍将达6.5%左右,全年CPI增速将达4.6%左右。从目前来看,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下一步,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的措施将剑指货币供应量,减少流动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