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视频

CCTV-2 《林毅夫零距离》(视频)中国财经报道特别节目


《中国财经报道》特别制作《林毅夫零距离》
 
  点击观看>>  在线视频

 

  

    首播时间:6月9日 星期一 22:00分

    播出频道:CCTV-2 经济频道

  

    重播时间:6月10日 星期二  16:30  (CCTV-2)

             6月15日,星期日  23:09  (CCTV-2)

                             6:10   (CCTV-4)

                             14:10  (CCTV-4)

             6月16日,星期一  2:10   (CCTV-4)

 

   

节目文字:

 

林毅夫零距离                  


播出时间:2008年6月9日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财经报道,5月31日,一位来自中国的学者——林毅夫登上了去美国的飞机,他此行是前往世界银行就任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这是世界银行有史以来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士任此要职。很多人在问,为什么这个角色会是林毅夫?作为学者他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他又会给世界带去什么呢?对于外界来说,林毅夫是中国经济学界最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但他为人却一贯低调,很多人很难对生活中的林毅夫有一个全面、真实的接触了解。有鉴于此,经过努力,我们的记者在他离开国内前的两个月里,得到了一个全程跟踪采访的机会,从多个视角记录了一个个真实的林毅夫。今天我们就一起零距离的了解林毅夫。

 

一、 初识林毅夫

    2008年4月5日国家行政学院 ,早晨八点。这是记者跟踪拍摄林毅夫的第一天,我们对林毅夫留下的第一印象会是怎样的呢?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EMBA学生们一早陆续来到这里上课。一位老师告诉我们,由于今天听课的人多,他们特意借用了国家行政学院的教室。今天的主讲老师就是林毅夫。
    范老师:“今年是06级的课,07级呢是安排在明年春天,后来这个学生听说林老师要去世行上任之后,就给我发短信,就说强烈要求说我们来经济中心读EMBA就是冲着林老来的,所以一定要给我们安排这门课。两个年级一块上课,也是我们有史以来的唯一的一次,两个年级二百三十人一块上课。”
    接近上课时间,学生们陆续就座。记者发现,他们中有的甚至是05级的毕业生,但还是特意坐飞机从外地赶来听课。
    学生:“我觉得林老师这次马上就要离开我们经济研究中心,可能就任世界银行的副行长,我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所以我专程从重庆再赶过来,就想再听听他的教诲,看来以后很难有机会了。”
    八点二十五分,林毅夫快步走进教室。没有任何寒喧,也没有什么开场白。他开始了这堂课的内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
    “比如像柳永的《望海潮》,他讲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一个城市住了十万家,十万家多少人呢,古代一家总有十来口人,十万家有上百万人,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市场上面琳琅满目,绫罗绸缎,并且每家都极其富有,下面这句话非常妙,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就代表晚上的夜生活跟周末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记者发现,课堂上,林毅夫不时会用这样的语句来讲述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脉络,并大段引用老子,孟子,孔子的思想,来阐释他的经济学方法论。
林毅夫:“我看的古书比较不少,我自己比较喜欢的《老子》吧。”
    记者:“这个是床头必备的书吧?您为什么喜欢《老子》这个书呢?”
    林毅夫:“因为《老子》里面我最喜欢它讲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讲的‘前世者,道此法而欲知时也’,我想它里面讲了很多做学问的方法,怎么来观察世界,他这里面讲的世界是不断变动的,然后任何理论都是像一个照片一样,捕捉住一个瞬间。”
    林毅夫:“当你这个瞬间捕捉的,你形成了一个理论来解释这个现象的时候,这个现象本身也有变的,所以呢你不能用过去的理论来解释新的现象,那么必须不断地重新开始了解世界,我想这是《老子》给我最大的启发。”


二、 为人师者

    除了学者,林毅夫的另一个身份主要是老师,从1994年到2008年,林毅夫在北京大学执教已经 14年,14年,他创办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至今培养了数以千计的管理人才,那么为人师者的林毅夫是怎么对待老师这个称呼呢?
    2008年4月6日国家行政学院 早上十点三十分,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课堂仍然延续着林毅夫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注解,但是从古罗马帝国的兴盛到俄罗斯解体后的休克疗法,他的视野似乎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中国。
    课间,服务员不断地给他倒水。他的助理告诉记者,林老师感冒了,嗓子很不舒服。而他第二天还要飞到美国去参加世界银行的年会。
    课间休息,尽管班主任老师挡了好几拨学生,但还是有不少人等在休息室里,希望抓紧最后的机会多和林老师探讨一下中国的经济问题。
    距下一节课还有三分钟,林毅夫终于有了一点独处的空间。他的助理告诉我们,林老师的一天经常是当两天来过,很多时候他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赶上早晨有课连饭也来不及吃。
    2008年4月18日国家行政学院 早晨八点三十分,头一天晚上刚从美国飞回来,一大早林毅夫便赶到了国家行政学院。这是他为北大EMBA上的最后一堂课。
    林毅夫走路的速度很快,他甚至无睱顾及记者的问候便匆匆走向教室。他的助理后来告诉我们,林毅夫走路快、开车快在北大是有名的,甚至连喝功夫茶都很快,因为他总是感觉缺少时间。
    午饭时间,林毅夫和学生们一样吃自助餐。显然,离开了讲堂,他不是一个能和学生谈笑风生,打成一片的老师,除了闷头吃饭,他只是偶尔看一眼挂在墙上的电视。学生们说,很难找到与林老师聊家常的氛围。
    林毅夫:“我是一个比较严肃的人,学生也不会跟我讲这些事情。我倒觉得因为跟学生在一起吧,他也忙我也忙,所以当然就是抓紧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吧。跟学生我一般讲两方面的事情,做人和做学问吧,我想一个人要真正的取得一些成绩,那么必须有一些做人的基本素质要有,才能够坚持,才能够努力地不断地往一个目标走。做学问的方法,我们所谓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上面要是对了的话,可以事半功倍,要是方法不对的话,事倍功半,所以跟学生谈的比较多的还是做人做事的事。”
    对待老师这个为称呼,林毅夫说,他繁杂的工作中最重要的角色还是一个老师。虽然事务繁忙,但他仍会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而他作为一个学者,就是累死在自已的书桌上也死而无憾。2008年4月25日北京大学 晚上七点,林毅夫站在117教室的讲台上,给双学位的学生讲授“中国经济专题”。这也是他赴任世界银行之前不多的几次授课了。
    学生:“我听了一下我觉得也挺喜欢的,首先他分析问题的时候有自已的新的角度,整个逻辑性也非常强,尤其是他能够帮你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可以引申到学习或者工作中有什么一种新的认识。林老师的课讲得比较深刻,思想性比较高,所以比较喜欢听林老师的课。”
    林毅夫每个学期至少开两三门课程,每个礼拜,都要花至少半天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开研讨会。而实际上,早在二月份,世界银行便希望他尽快赴任,因为前任首席经济学家布吉尼翁于去年10月就已卸任,这个位置一直空着。林毅夫说,这个学期课都排好了,作为一个老师,还是要站好这最后一班岗。
    林毅夫:“我希望首先是让他们了解中国过去的光荣,现在的挑战跟未来的机遇,怎么来理解这些。二方面我也是希望这种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这个过程的了解,来了解一个发展中国家它经济发展的基本道理是什么,那么我们做一个知识分子怎么样给这个过程来做出贡献。”

 

三、 人生大转折

    29年前,林毅夫独自一人从金门游过台湾海峡来到大陆,对他而言,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巨大转折。时隔29年,回首这对历史,我们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1979年,董文俊正任北京大学经济系副主任。有一天,当时北京大学主管研究生的领导找到他,说有一个台湾来的学生想到北大读经济,让他去会一会,看看能否接收。这个学生就是林毅夫。
    北京大学教授董文俊:“当初带着疑问呢,台湾来的是吧,为什么为了读书冒这么大风险干嘛来呢,脑子里有好多设想,是不是哪儿,跟哪个领导、哪个单位不顺心,换换环境,或者是家庭这个婚姻状况不满意,躲避,还是怎么的,反正脑子里头有好多想法。”
    带着这些疑问,在西直门的一家招待所里,董老师见到了27岁的林毅夫。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聊得特别投机。
    北京大学教授董文俊:“不要用一般人的这种所谓世俗的这种心里去分析。他与一般人不一样的,他有一种抱负,一种大志,要干事。”
    19岁时,出生于台湾小县城宜兰的林毅夫,考入了台湾最好的大学——台湾大学攻读农工专业。1年后,转读军队系统的陆军军官学校。这在普遍信奉“好男不当兵”的台湾,引起轰动。林毅夫因此被军界树为青年楷模,并被评为十大杰出青年,被蒋经国亲自接见。1975年,林毅夫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毕业后,又被军方送到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攻读MBA,成为台湾较早拿到MBA的人之一。1978年毕业后,他被选派到金门马山岗哨,担任连长。 那时的林毅夫,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就在1979年5月16日,林毅夫做了一个选择。他独自一人从金门游过台湾海峡来到大陆。
    北京大学教授董文俊:“他跟我谈得很详细,他家庭情况,他怎么上中学,他从小喜欢历史,受中国一些个历史人物的影响,也知道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他这个观念很深,当时他跟我说他的一个历史老师也特别喜欢他。从中学里他就种了这个,就接受了这个东西,很深的,就是想为国家做点事情。”
    为什么到大陆来?从踏上大陆的那一刻起,林毅夫就一直在回答这个问题。他的一句话让董老师印象深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林毅夫的坚定和执着感动了董文俊,他从心里接纳了这个年青人。经过学校的研究,林毅夫成为北大经济系的研究生,主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北京大学教授董文俊:“他当时选这个理由是什么呢,他当时跟我讲的,我印象很清楚,他说,台湾迟早要回归大陆,要统一,统一以后呢,一个首当其冲的任务是发展经济。说那时候的话,特别需要既懂大陆经济,也懂台湾经济的人,我要做这样的一个人。”
    董老师说,年轻的林毅夫在北大的学习很勤奋。1981年秋天,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来北京大学讲课,林毅夫因兼具经济学专业基础和英文功底,被董文俊推荐担任舒尔茨的随行翻译。这个不经意之举,后来成为林毅夫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
    舒尔茨回美国不久,就给北大写来了一封信。
    董文俊:“舒尔茨表示想不到北大学生质量那么高,对知识的渴求那么浓,我很感动,特别是林毅夫同学吧,这个翻译效果很好,这是很有培养前途的学生,我愿意推荐他,如果你们同意的话,我愿意接受他为我的博士生,我愿意呢给他申请全额奖学金。”
    1982年,在无数人都向往着出国留学的年代,林毅夫飞到了芝加哥大学,拿着全额奖学金,师承舒尔茨。
    林毅夫:“要是没有他主动邀请我到芝加哥大学去读书我不会去美国留学,我大概也不会选择经济学作为我终生的职业,从他身上我学到怎么做学问的方法,舒尔茨教授是特别注重从真实世界的观察现象当中,去找出它背后道理的经济学家,我想呢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授人以渔”跟“授人以鱼”的差别,教人怎么抓鱼,或者给他一条鱼的这种差别,我从他那边学到了做学问的方法,我想这是我终生最受用的地方。”

 

四、留学往事

    1982年,林毅夫留学美国,在美国6年的求学经历,给林毅夫带来了什么呢?
    在美国学习的时候,林毅夫的妻子陈云英和一双子女也辗转来到了美国,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每个月,林毅夫都要给他最熟悉的人董老师写两封信,聊聊学习和生活。
    北京大学教授董文俊:“说想北京生活,他说特别想起来董老师你给我烧的那个红烧鱼啊,我直流口水。”
    很快,林毅夫用四年时间拿到了别人要用5—7年才能拿到的博士学位。1986年他又辗转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读完博士后。此时,北大经济系的很多老师都猜测说,那个曾经游泳渡过台湾海峡,到大陆来求学的林毅夫,不会再回来了。
    北京大学教授董文俊:“87年你想那个时候那时正是出国热,那会儿热的,几乎都是有人甚至倾家荡产也要出国,说这个,他已经出去了,拿到博士学位,老婆、孩子又都在美国,他怎么会回来呢,不可能的。”
    那时的林毅夫,已经获得了国际经济学界的认可,他的毕业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受到舒尔茨的盛赞,被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博士后毕业时,许多著名的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主动提出为他提供教职,世界银行也向他抛来橄榄枝。而此时的中国,没有研究伙伴,没有讨论和交流,甚至资料都难以搜集,如何做研究?
    但是,作为林毅夫的老师,董文俊知道,林毅夫的事业和理想都在中国。
    北京大学教授董文俊:“我呢一直坚信他会回来,我说这个人他不是你想象一般的那种人是吧,他不是这个混个出国,把老婆孩子带出去的,我说他如果是为这个的话,他没有必要冒生命危险采取这个行动,我一直坚信这个,我说你们不太了解他,我也不好解释。”
    然而,就在林毅夫应该回国的前一个多月,他突然音讯皆无。
    北京大学教授董文俊:“有将近一个月没给我来信,怪了,传说快要回来了,也不来信,哎哟,我那时候真有点打鼓了,虽然别人问我我还说,不会,他会回来,一直打鼓,打鼓。哎呀,没事儿就想,这要不回来,这事遗憾,真是太遗憾了。好,就是那天了,冬天,突然来封电报,说你的电报,一看他署名的,我于就是说第二天吧,晚上十一点左右到达北京。回来我才问他,我说你呀你最后为什么一个月不给我来封信呢,他说啊,他最后一个月他要回来了。他说周围有点异常,怕有点别人盯着,怕有点,怕安全问题有问题,所以那一段他哪儿都不去,他说我给你发电报,我是登机牌拿到以后,才给你发的电报。”
    1987年,林毅夫带着三十多箱英文资料回到中国,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回国的经济学博士。事后,林毅夫告诉董文俊,关于回来的决定,他一点挣扎都没有。
    林毅夫:“在美国当然可以当老师也可以在金融机构工作,但从我个人来讲的话,我想我回来国内我内心的满足会大了很多,而且国内呢是在一个快速发展、快速转型,如果自己能参与的话,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我想对我选择回来这是应该讲不需要考虑的事情,必然是要这么做的事情。”
    记者:“你追求的是什么样的满足感?”
    林毅夫:“我想就说当然今天回过头来看当时的决策是对的,因为现在呢这个社会发展的非常的好,那我只能这样说我是比较运气,这个时代给了我很多机会,但我并不是说因为一定这个时代会给我什么我才去做什么,我想更重要的是要追求的,要问的是自己能做什么。”
   
五、家中的林毅夫

    作为一个名满天下的经济学家,生活中的林毅夫有怎样的家庭?他和他的家人有怎样的理想呢?
    每一次在北京大学上课期间,记者都会发现,因为知道林毅夫马上就要去美国了,下课后,学生们都会争相和他拍照留念。林毅夫的学生告诉记者,林老师平时下课后肯定不会直接回家,在他的办公室准能找到他。果然,9点半下课后,记者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现林毅夫的车就停在门口。
    门卫:“那个亮着灯那个。”
    记者:“那他一般都是几点回家。”
    门卫:“他都是十二点以后走。”
    记者:“几乎每天都是十二点回家。”
    门卫:“对 。”
    记者:“林老师,你好。”
    显然,正准备投入工作的林毅夫没有想到,这么晚了还会有人来。为了不打扰他工作,我们约好了下一次的采访便与他告别。
    夜色下的朗润园一片静谧,而林毅夫办公室的灯光显得格外明亮。园里的门卫说,只要林老师人在北大,他几乎天天都是十二点多回家。有几次,林毅夫的妻子陈云英还专门跑来催促他早点结束工作,注意休息。
    和林毅夫夫妇同在美国读书的学者左小蕾和他们都很熟识,在左小蕾眼里,林毅夫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精力更多的在工作上,但同时,他还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左小蕾:“他夫人说要不他结婚那么早的话,就是那时候在台湾,他后来不会结婚的,因为结婚有很多琐事你知道吧,这个很可能会影响他的这种,在事业上的发展。他真是是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活力,我觉得中国经济学家非常缺乏这种理性,又很理想化,他真的是比较理想化,不是那么现实的,不是那么这个,为一些短线的利益所左右得了的,我觉得这点挺难得的,包括他的夫人,我觉得也是非常理想化的。”
    29年前,当林毅夫冒险游到大陆的时候,妻子陈云英还身怀六甲。
    北京大学教授董文俊:“这里边有个故事,他采取这种行动过来以后,大概半年多以后吧,他这种情绪上,我就发现比较低落,有时不爱说话。后来就谈,我说是不是惦记家里面,他说是,他说可能第二个要生了,因为他来的时候,他老婆就怀孕了,他说不知道她们怎么样了。”
    通过在国外的朋友,董老师帮助林毅夫与家人间接的取得了联系。
    北京大学教授董文俊:“所以有一天,他来了,眉开眼笑来了,我说小林今天怎么这么高兴,给我一个照片,你看看,照片,是云英(音)带着俩孩子照的,抱着一个,站着一个的照片,后边写了一首诗,诗的内容我忘了,内容就是说,我理解你,理解你这种行为。”
    林毅夫:“我有信心她会支持我,当然我也知道,对她来讲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她处的环境比我更困难,一方面是外部的环境,一个丈夫走了,而且在当时的海峡两岸的气氛之下,她不仅要承担外部的这种环境对她的压力,还有家庭里面要带小孩、要工作,所以我内心里面对她是特别感激的,因为一个女人能够独立去面对那么多外在的压力跟内在的压力,而且永远没有放弃过,然后到最后,当然我们很幸运地能够重新团圆。”
    在今年的两会上,林毅夫夫妇作为人大代表同时出现在了记者会上,整个记者会上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
    陈云英说,他就是我,我就是他,只是他是用男人的方式存在着,我是用女人的方式存在着。
    林毅夫:“她是非常支持我的一位女性,她很理解我的追求,然后她跟我有同样的追求,所以呢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也许从一般家庭,从一般夫妇来看的话是比较少的,但是我想我们相处的非常的好,非常的愉快,非常的融洽。
    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保留有这样一段录像,认人看到了林毅夫和妻子的甜蜜和默契。”

 

六、十年的纪念

    2008年5月6号,北大未名湖畔的朗润园灯笼高挂,格外热闹,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正在给他们的国际MBA过十周年的生日。作为创办人的林毅夫,此时也将面临着和这里的告别。今天的林毅夫这样开始他的开场白。
    林毅夫 :“今天更像是一个家庭团圆,作为这个家庭的家长,让我在这边说,孩子们,欢迎你们回来。”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国际MBA在美国的合作伙伴也特意赶来。
    如今您是更加大鹏展翅,鹏程万里,到更重要的岗位去施展您的才华,请让我奉献这份礼物。
    当庆祝活动现场播放同事们给林毅夫专门制作的短片的时候,一向被称作“理性人”的林毅夫眼睛里闪烁着点点泪花,想必这些以前的照片让他想起了在北大的时光。
    林毅夫:“临行之际,内心确实充满了伤感,但是我不想哭泣,因为这十年是我人生当中最光辉最灿烂,最值得的十年。而且在这里我内心里面也有个小小的秘密想跟大家分享,那就是不管我走到什么地方,我的心都是在北京大学朗润园,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BiMBA MBA.也不管我走得多远,最终我也一定是回到这里。”
    这是一张1994年初冬在北大拍摄的照片,当时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刚刚成立,林毅夫和他旁边的这几个年轻小伙子胸怀理想,意气风发。如今照片中的这几个人都已成为中国经济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林毅夫即将就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他身旁的易纲今年被提拔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副行长,海闻目前是北京大学副校长。站在最右边的张维迎如今也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掌门人了。这几个年轻人当年  都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海归,也是留美经济学会的成员。1993年,他们在海南参加留美经济学会年会的时候,聊到了在国内成立一个独立的学术中心的想法,所有的人都感到兴奋。但万事开头难,北大支持这帮年轻人的想法,可当时既没有房子也没有钱。参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创办的董文俊老师对当时的事记忆犹新。
    北京大学教授董文俊:“最初我们一间房也没有,是租的芍园的两间房办公,什么都没有,就芍园了,就二号楼那个房子租几间。我还给他管了一年的钱嘛,发工资的,还有一些什么的, 那钱很少的,很紧,很紧,因为那个钱的话,主要就是用在海外归来的全职人身上,那5、6个人嘛,5、6个人,一年我记得是一万美金嘛,当时那个一万美金可以了,相当高了,我记得当时一万美金。”
    资金紧张的时候,林毅夫自己不拿工资,而后来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和世界银行,还有一些私人给与了捐资。甚至林毅夫的哥哥也是私人捐助者之一, 有了资金,林毅夫和董老师开始选新办公室,他们一下就看中了朗润园。
    北京大学教授董文俊:“朗润园当时破破烂烂的,基本是没人住,一个破破烂烂的地方。”
    记者:“那么破怎么就选那儿了呢?”
    北京大学教授董文俊:“哎,一看那个宽敞啊,因为那个地方比较大啊,而且那个房子,它就是现在基本这个情况,破虽然破,还看出来是那个古建筑嘛,觉得那个建筑型还可以,林毅夫个高嘛,他专门趴在墙头上,我特别记得当时那个情景,一蹿上去了,不错,这个几层房子,好像是三进吧,三进的大四合院吧,很好,所以后来就下决心就在那儿。”
    清朝光绪末年的时候,朗润园是恭亲王的一座别宅,大臣们经常来这里商议国事。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朗润园近在咫尺,但幸运的是没有遭到破坏。从1995年到1997年,经过两年的修缮,这个原本破烂的院子重现往日的风采。红墙绿瓦,曲径通幽,别有洞天。5月14号,我们采访林毅夫的时候,特意选择了朗润园,因为这个园子可以说是林毅夫理想的体现。
    林毅夫:“比较满意的我们把中西方的东西结合得非常好,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的一个庭院,但是我们充分发挥了它现代化的功能,我想这个传统跟现代的结合,东方跟西方的结合,在这个院子里面是表现非常的好。然后在这个地方我们做的是最前沿的理论研究,也是对当前的政策研究,但同时我们又禀承了中国传统的这些思想理念,从思想理念来讲,在这个院子里面让你觉得天人之间的结合,在这个院子里面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传统的继承跟现代的关怀。”

 

七、锻造“智库”

    朗润园被称为中国学术界的“少林寺”,网罗了一大批武功高强的经济大师。易纲、海闻、周其仁,胡大源,卢锋,在中国的经济界各领风骚。从美国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回到北大的平新乔也是其中的一位,在平新乔看来,郎润园里诞生那么多经济大师和一个宽松的研究环境是分不开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平新乔:“他总是说,大家都是希望把中心的事情做好,就是这样的目标,所以他这样一种人格魅力,使得我们这个院子里边所有老师都不一样,每个人都像是独行侠一样,自己都觉得各有所长。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你看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极致,你看我们这个老师赵耀辉就在我隔壁,我们之间也很少交流,但是个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也管一摊,比如我管一个金融培训,我自己在做一些财政方面研究,税收方面的研究,再做一些国内产业方面的研究,林毅夫从来不管我,他只管我什么呢,想办法给我去找钱,想办法给我去拉赞助,想办法给我接项目,他帮我做这种事,做好了之后是我们的,不是他的,他是这样一种长者嘛,那当然大家觉得很舒服了。”
    楼台亭阁,绿树花草,可居可游,走在朗润园里每一处都感觉心旷神怡。不只是在这里研究学术,平新乔告诉我们,闲暇时,他们和林毅夫经常一起探讨禅学,老子,庄子,别有意境。1998年,这里诞生了第一个中外合办的国际MBA项目,2006年《财富》杂志把这里评为中国最具市场价值的商学院。
    林毅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他来这儿他说过这是全世界最漂亮的经济学研究机构,让我们感到非常高兴,我们所追求当然不希望它只是最漂亮,我们希望它是最好的,最好的含义是说能够对国家社会的发展做贡献,也能够对经济理论的发展做贡献。”
    从成立至今,在粮食问题、土地问题、农民工问题、住房问题等几乎所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中,都有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出的声音,逐渐受到高层领导的瞩目,成为国家决策的高级智库之一。
“江泽民坐在对面,我说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腐朽但是发展那么快,为什么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但是发展不起来,他一边批改文件,一边抬起头来说,小林,你说。”
    林毅夫说,作为一个有责任的知识分子,应该积极地去国家、为社会而工作。
    林毅夫:“我想我是一个比较独立的经济学家,该帮政府说话的时候我会帮政府说话,该帮企业说话的时候我会帮企业说话,该帮农民说话的时候我也会帮农民说话,因为不管帮谁说话,目标都是一样的,要促进这个经济,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能够发展得更好。因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是需要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
    在林毅夫办公室的一角挂满了国际奖状,他写的关于中国农村改革,国企转型方面的论文多次在国外获奖,尤其上世纪90年初出版的《中国的奇迹》更是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如今在社科院专门研究人口问题的蔡昉当年和林毅夫一起完成了这本著作,他告诉我们当时写这样一本20多万字的书花了5年的时间,而且得出“中国奇迹”的结论也是敢为天下先。
    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蔡昉:“在国内的反响,就是说,赞成的,不赞成的,但是总的来说,大家认为,就是第一个说你讲中国的奇迹,现在讲中国的奇迹没有任何人怀疑,但是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讲中国的奇迹,还有人会有疑问。因为,不要说中国的奇迹,那个时候讲东亚奇迹都遭到了美国一些新古典经济学家的怀疑。他们甚至认为,日本,亚洲四小龙,这个奇迹都不持久,当时在他们眼睛里根本还没有中国这个事。但是,现在大概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了,现在没有人怀疑中国奇迹这个事件。”
    至今林毅夫给学生讲课用的教材还是这本《中国的奇迹》,他通过这本书传达了自己对中国改革开放制度的理解,在国际MBA的十年庆典上他还在传达对中国发展的信心。
林毅夫:“临别之际,内心确实有很多话要跟各位同学说,时间是不可能给我那么多,我只想跟各位说,在座的每位同学都上过我的课,我在课堂里面想传达各位一个对中国的信心,我相信,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可以再持续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中国的奇迹》被翻译成了英文、法文、日文等8种文字,因为对中国发展经济的研究成果突出,2007年,林毅夫登上了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马歇尔讲坛,他是第一个在马歇尔讲座上演讲的中国人。
    英国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院长威廉•布朗:“我们这个时代,经济生活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中国经济的显著增长,我们荣幸地请到了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作为2007年马歇尔讲座的主讲人。”
    林毅夫:“这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荣誉,而且今天能够受邀,在马歇尔讲座上演讲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惊喜。”
    英国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名字命名。从1946年开始,这个讲座每年从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学者中挑选出一位担任主讲人。在过去60位主讲者中,有14个人后来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因此有人说林毅夫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人。

 

八、临行的礼物

    5月25号,距离林毅夫离开中国赴美就任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应往届BiMBA MBA学生的要求,组织了一场送别会。
    林毅夫:“再过一个星期,我就到世界银行去了,那么到世界银行这种心情,对我个人来讲就有点像各位在国际MBA毕业的心情,一方面讲起来是高兴,二方面,也对朗润园这个地方人 物 事内心充满着依依不舍。胡老师安排今天晚上我跟各位再做一个报告,那我就想说我来谈什么题目好,我想这是一个类似告别的一次跟同学的交流,因此想来想去还是谈一个比较沉重的题目,这个题目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中国文化复兴。”
     台下的学生们也没有想到,在这场送别会上,林毅夫精心准备了一场“中国经济发展与文化复兴”的报告,作为临行前送给学生们的一个礼物。从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从希腊到罗马,林毅夫纵论文化复兴和经济发展,甚至联系到了四川的抗震救灾和文化复兴。
    林毅夫:“我们希望中华民族复兴,我相信是能够实现的,我们努力在我们事业上取得成就,而我们事业上取得成就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实现内心的价值,对社会的关怀,儒家所讲的这种己利利人,己达达人”
    老师给学生的临别礼物是一场报告,学生们也给老师精心准备了各种礼物。
    “这是我们02级学生送给林老师的照片合集,同时也代表02级学生送上我们深深的祝福”
    “我们有两件礼品,一件礼品是一枚印章,这枚印章是篆刻大师张—刻的,他也是我们北大历史系的教授,他爷爷是刻的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枚大印——”
    面对即将离开北大的老师,学生们还有很多问题要问。
    记者:“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想知道在你作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这个任期内,你对最希望看到中国经济改革在哪一方面有大的突破?另外一方面你在世行这个位置上这几年当中,你希望中国政府和世行有怎么样的互动?”
    林毅夫:“我们从改革开放以后,不断向市场经济体系过渡,不断发挥比较优势。但是收入分配不断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我们还没有完成我们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还有很多制度性的扭曲存在,那些制度性的扭曲导致我们现在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这里面,在课堂里面在文章里面讲过,这是我们的金融结构不合理,那些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符合我们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当中的中小企业根本得不到金融的支持。所以在未来时间上,我希望看到我们金融结构,能够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变。能够真正落实2007年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决议。改善我们金融机构,多发展能够给农民,给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地区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农村银行。
    那么作为世行的首席经济学家高级副行长,我跟中国政府的关系是什么?这个也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我作为世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既然中国是世行的会员,成员国,我当然有责任提供政策建议,就像世界上其他国家,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我看到,他们政策需要改进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给他们提供同样的政策支持。
    学生:“林老师到世界银行这个消息在台湾有很多报道,你离开台湾这么久了,什么时间能够回去坐坐?”
    林毅夫:“对于我个人是不是想回台湾呢?当然是非常想的,离开家里30年了,都没回去过。但是我也理解到,马先生上台以后,要处理的事情会很多,既然我认为他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经济问题,那我回去以后就变成了政治问题。所以,为了台湾,也为了大陆,我想我不会给他增加麻烦的。”
    对于林毅夫到世界银行后的工作也是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
    学生:“出访的第一站,听说是非洲,能透露一下到非洲的哪个国家吗?”
    林毅夫:“我是6月2号,我是5月31号去的,31号是星期六,6月1号把家安顿一下,6月2号上班。6月7号到非洲去。为什么选择非洲呢?因为呢,要实现儒家的价值啊!非洲是最需要救助的地方。”
    正如林毅夫所说,隶属于联合国的世界银行是一个发展机构,它的钱来自于联合国的所有成员国,这些钱的用途就是帮助世界各国脱贫致富。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主要是领导世界银行的整体发展策略和经济研究,像前美国财政部长萨莫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德格里茨都曾经担任过世界银行的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斯德格里茨前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首席经济学家在指导世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之所以选择林毅夫,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全球发展最成功的国家是中国,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在过去30年中每年平均增长近10%,3亿人脱贫,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个成功的故事,对于很多还不发达的国家来说,需要向中国学习,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
    对于林毅夫的赴任,斯德格里茨认为,世行选择了林毅夫,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中国的经验,选择了中国的发展经济学。

 

九、毕业时分

    2008年5月31日 北大百年讲堂,每年的这个时候,北大百年讲堂都要举行这样的毕业典礼,林毅夫记不清在这里送走了多少毕业生,但是今天的这个毕业典礼对于林毅夫和他的学生们来说却有些特别,因为今天晚上6点钟,林毅夫就将登上去美国的飞机,开始他人生中新的转折点。
    林毅夫:“在北大读书为的不是追求个人的名,个人的利,而是希望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充实自己,可以为国家为民族的复兴,为人类美好的未来做出贡献,我想当我们经过几年的学习,把这样一个责任已经内化在我们内心,这是我们毕业的最重要的意义。”
    北大副校长海闻作为林毅夫相识多年的老朋友,发表了富有激情的演讲。
    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我们中心有很多老师,不同的背景,林毅夫教授颇有一点当年蔡元培的气魄,能够把不同观点的人,不同年龄的人,不同脾气的人都能够笼络在我们这么一个大家庭里边。”
    875名毕业生,林毅夫给他们一一颁发证书,和他们一一合影。将近两个小时,他始终保持特有的笑容。十四年了,每次送毕业生都是这样,林毅夫说今天不仅是学生们毕业,也是他从北大毕业的日子。

    29年前,林毅夫孤身一人游过台湾海峡,开始了他人生理想的追求,29年后,他自已也没有想到供他施展抱负的舞台并不仅仅限于中国。在对林毅夫的跟踪采访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作为学者他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和他对社会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感。也许是命运对他的厚爱,他追求人生理想的过程,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正好吻合,正是这不平凡的30年,使得他拥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也正是分量越来越重的中国,将他托举到了世界的舞台。


本期主编:赵悦
编导:张菁  李曼为 
摄像:李晓民 柏松

《中国财经报道》播出时间:
首播:周一22:03
重播:周二14:05
周日23:0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