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学校新闻

北大国发院举办中国公众捐赠研究论坛并首发研究成果


2023年12月22日,“中国公众捐赠研究论坛”在北大国发院承泽园举办,并正式首发“中国公众捐赠研究”全国范围抽样调研的数据和成果。来自政、商、学各界代表以“新时代下的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为核心议题,通过研究成果共享、延伸话题讨论,共同为公益慈善事业注入新的智慧和能量,推动中国乃至全球公益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由北大国发院主办,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合支持,北大国发院助理研究员、BiMBA商学院副院长杜晓梦主持上午活动全流程。

上午依次进行论坛致辞、成果发布和两场专题对话,并同步在多家平台直播。出席上午论坛的嘉宾有中共中央社会工作部政策研究室一级巡视员李健,北大法学院教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叶静漪,北大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耿姝,北大社会科学部党支部副书记、横向项目与合作办主任李净,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院长、南南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腾讯基金会秘书长葛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高级项目官员郝睿禧,北大国发院管理学长聘副教授、国发院BiMBA商学院副院长、北大女性领导力中心主任马京晶等。

下午共设三场平行论坛,均闭门进行。三个分论坛的主题分别为“理解多元的捐赠人、“捐赠人行为方式与心理机制”、“互联网公益参与机制与激励机制的创新发展”。每个分论坛均有主持人、主讲嘉宾和点评嘉宾。嘉宾们围绕相应议题,进行了2个小时的闭门讨论。

论坛致辞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葛燄介绍表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已经成立16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公众捐赠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近10年,随着互联网公益的发展,公益参与人数和机构同步增加,方式和工具也越来越丰富。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高级项目官员郝睿禧致辞表示,慈善无国界,而且一直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支持慈善事业发展、支持慈善行业建设、关注数据与行业研究,也一直是基金会慈善发展团队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全面、有效、可及的基本数据对行业发展非常重要,并可以为一线实践者提供重要的指导和依据。

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院长、南南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介绍表示,国发院身为高校智库,面向公众启蒙是学院一直以来的重要工作,学院师生校友也持续致力于财经班、女性领导力、CHO100、村长工作坊等众多公益项目。公益事业的良好发展是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成果发布

中国公众捐赠研究成果由北大国发院管理学长聘副教授、国发院BiMBA商学院副院长、北大女性领导力中心主任马京晶发布,涉及中国公众捐赠现状、人群画像、行为特点、公益渠道、捐助对象、捐赠动机等丰富内容,并期待专业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分不同专题做更深入的挖掘。

调研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钱款捐赠率为45.9%,物资31.7%,时间23.0%,行为35.2%,但公众捐赠历史普遍较短,61%的捐赠人捐赠历史小于5年,主要是随机捐赠,每年的捐赠次数多为1-3次。同时,捐赠人(包含参与任意捐赠形式的捐赠人)相对更年轻、更多来自城镇地区、教育程度更高、中共党员比例更高、家庭年收入更可观,来自华南地区的人数占比相对更高。

互联网在捐赠普及中起到了很大作用,线上最主要的捐赠渠道是微信朋友圈和支付宝。捐赠后,一半以上的捐赠人会关注捐赠效果、分享与捐赠相关的信息,并普遍感觉世界充满希望、生活很有意义,特别是物资和时间捐赠后,积极感受更明显。同时,该调研还探索了捐赠和消费的关系,发现捐赠人群更爱旅游,钟爱体验型消费,“爱捐赠的人爱生活”。

总之,丰富的调研数据和新发现,将给公益事业提供有益指导。

专题对话

上午两场专题对话中,首场对话主题为“公益慈善发展的机遇、未来和挑战”,由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朱健刚主持。四位对话嘉宾分别是: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党委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谢晓非,清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21世纪发展研究院院长邓国胜,北大国发院经济学教授、环境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晋涛,北大法学院副教授、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

大家结合最新调研数据和发现,分享对公益事业发展的感受和思考。

四位嘉宾均对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感到振奋,同时呼吁从业者对公众给予更专业和科学的引导,纠正公众认知误区。另外,实践机构可给予调研数据佐证,推动数据挖掘和研究工作更深入、准确,并进一步提升公益行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展望公益事业未来发展,提倡价值导向的捐赠,以及深入交流良法善治、数字技术和平台经济的发展、组织和管理完善等重要问题。

第二场专题对话主题为“数字时代下捐款人行为与背后的中国公众公益参与”,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副教授、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卢玮静对话主持。四位对话嘉宾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陈红涛,抖音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部产品和运营负责人罗海岳,灵析联合创始人兼CEO郭润苗,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刘琴。

大家主要基于各自的实践,分享行业经验和探索。

嘉宾们表示,借助互联网平台和技术还有捐赠形式的创新,捐赠信息的触达率、捐赠行为发生和持续的频率都得到显著提升。基于自身优势或合作,大家在技术、渠道、形式、内容等方面纷纷开展有益创新,目的都是为了减少信息和价值损耗,让公益项目更容易被公众触及,让捐赠行动更容易执行并及时给予反馈,让受捐赠者更切实得到援助,公益行业形成良性循环和互促,让更广泛的群体信任公益平台、机构和项目,更积极地参与公益行动中来。

闭门平行论坛

下午论坛为三场闭门平行论坛,分别从捐赠群体、捐赠行为和心理、互联网机制等角度展开精彩分享。

平行论坛一的主题为“理解多元的捐赠人群”,由北大法学院教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叶静漪主持,演讲嘉宾依次是北师大教授、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傅昌波,北大国发院、南南学院助理研究员、北大非洲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王进杰,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第三部门研究中心副主任卢永彬,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及总裁、易宝公益联合发起人余晨。两位评论嘉宾依次是盖茨基金会高级项目官员郝睿禧,《中国慈善家》副社长、影响力慈善研究院院长王跃春。

平行论坛二的主题是“捐赠人行为方式与心理机制”,由北大国发院与中国社会学会公益慈善研究专委会联合主办,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朱健刚主持,三位演讲嘉宾依次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21世纪发展研究院院长邓国胜,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杨永娇,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孔德洁,三位评论嘉宾依次是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党委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谢晓非,北大国发院管理学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超,腾讯公益平台运营负责人余和谦。

平行论坛三的主题是“互联网公益参与机制与激励机制的创新发展”,由腾讯公益项目总监张帆主持。四位演讲嘉宾依次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副教授、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卢玮静,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小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梁屹天,北大国发院经济学助理教授邢剑炜,两位评论嘉宾分别是北大国发院经济学教授、环境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晋涛,北大法学院副教授、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

 

【关于中国公众捐赠研究】

为进一步传播公益慈善精神,尤其是提升公益慈善事业的科学性,在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联合支持下,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团队组织开展了“中国公众捐赠研究”项目。该项目从学术研究和行业应用两个维度切入,通过全国范围抽样问卷调研、跨领域学术专家团队的交流合作、建设信息中心、举办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系统性地了解中国公众捐赠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通过举办论坛等形式将研究成果与公众共享,以推动更广泛、更高质量的公益慈善研究和参与。
报告简版请下载

王志勤 报道  |  王贤青 编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