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博士论坛

【北大国发院博士论坛】第9期,蒲坚:解放生命


【北大国发院博士论坛】第9期,蒲坚:解放生命 

640[3]

 

640[4]

7月14日晚,【北大国发院博士论坛】第9期,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蒲坚、经济学博士尹隆合著的新书《解放生命:生有所信 老有所托》(以下简称为《解放生命》)在北京举办新书首发式。蒲坚到场向读者介绍新书及创作感悟,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为该书作序。

目前,中国正逐步进入“银发时代”,蒲坚认为,这就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平添了“老龄化”的变量:因为养老问题会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解放生命》一书便立足于“生命信托”的角度,从理论创新和业务实践两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打破了将“信托”仅仅作为一种金融工具的传统认识,分析“信托”产生的本原,提出“信托是一种对人生存方式的制度安排”、“金融信托应从属于生命信托”等观点。

针对蒲坚提出的理论,厉以宁在序言中表示,养老问题首先具有社会性和经济性,其实质是对未来预期的现世安排,同时又具有强烈的金融属性。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一种具有综合功能的金融工具,沟通人的社会性和经济性之间的联系。解决个人的“消费无规划”和时空错位问题。而《解放生命》一书,为生命信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和价值观判断,其逻辑体系符合理论创新的范式标准。

那么何为“养老信托”?蒲坚这样解释道:“养老信托的信托行为包括委托这受托两个部分,核心在受托人接收委托人的委托管理和处分养老财产,并提供养老服务。”

“在与人相关的任何系统中,都闪烁着人的物质性、社会性和知识性‘三性耦合’的影子。其中任何一方发生变化,都会同时引发其他两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解放生命》是在“三性耦合”的基础上将人当作全面的人来研究。”蒲坚称。

以“三性耦合论”为开端,即构成了《解放生命》对“信托养老”的定义性公理。蒲坚认为,人生的老年阶段是人类生命历程中最为复杂的过程,养老保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从理论认知和行为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养老过程是我们对人的物质性身体机能逐渐退化,而又要尽可能地保持其社会性,延续其知识性,从而张扬生命活力和价值的过程。”蒲坚解释道,也就是说,“养老”最终达到物质性、社会性和知识性的三元均衡与和谐。

 

 

640[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