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

MBA新闻

李可基:科学解读健康食品产业发展与方向——北大国发院MBA讲坛成功举行


风雨阵阵,挡不住与会者的热情;雷声轰鸣,衬得朗润园里更加宁静。在一阵雷雨的洗刷后,一架彩虹桥出现在朗润园上方。而北大国发院第15期MBA讲坛就在这样美妙的环境中,迎来了众多参会者。

健康长寿一直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终极目标,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健康食品市场潜力更加巨大,不断出现响彻一时的明星健康食品。然而,健康食品产业的发展,却陷入了“不可多说又不能不说”、“管产品还是管功效”的行业发展与监管困境。本期北大国发院MBA讲坛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李可基教授做题为“科学解读健康食品产业发展与方向”的演讲,为大家带来基于医学、法规沿革、行业发展展望方面的专家解读。

李教授先后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任职,分别担任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与运动医学专业教授。目前担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委员,北京市政府参事

活动由北大国发院MBA项目2018级学生王涛主持,北大国发院助理院长、MBA中心主任刘长艳致欢迎辞。刘老师讲到MBA讲坛可以为我们的MBA同学在日常教学之外提供知识的有机补充和发现未来无限可能的机会,使大家对新的行业趋势、新的政策方向和新的商业形式有更多的领悟。

李教授在演讲开篇就强调,国家对于发展健康产业、积极促进健康和养老规划非常重视,在他看来,健康食品也是国家未来规划大健康产业的重要一环。国际上健康食品产业除了产品的生产、研发外,其挑战主要是对于健康声称的规管,包括说明书、广告、标签乃至宣传内容中对产品功效的推介。在我国,由于传统医学和文化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对健康食品产业的认识和观念多了些中国特色,如老百姓常说的“上火”,究竟什么产品功能可以“祛火”,而科学上又如何评价?这是我国独有的现实问题。

接下来李教授引用了历史资料,提到我国“保健”食品出现在法规和文件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当时接触矽尘的工人可以获得厂、矿企业提供的“防尘口罩、防尘工作服和保健食品”。而据李教授考证,在当时凭票供应的年代,供应矽尘工人的保健食品就是如今的寻常调味品--白糖。每个时代,都有风靡一时的明星保健食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以及个体对健康长寿的需求增长,消费者对健康食品、保健观念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提高。李教授认为,随着大众科学水平的提高,未来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认识会更理性,市场上也会出现更多产品供大家选择。

 

李可基教授

 

在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大背景下,具体监管部门在实践健康食品功能声称评定时,与国际发达国家仍有些许不同。目前我国的功能食品评定,使用的是标准的“官定”功能评定方法,也就是说所有功能认定的评价采用标准化,具有较固定的准入门槛。而在欧美国家,目前健康食品的评估越来越贴近循证医学方法,使用现有最好的证据,包括文献的检索以及必要的人体试验等综合评价和分级。

李教授以他的团队研究成果以及国外文献证据为例,解释了“补钙”在法规和功能评定实践中的局限性。服用的钙片会在胃酸分解作用下形成离子钙,进入血液被人体吸收利用,钙片能分解成离子钙的比例越高,说明钙在人体中的的吸收率越高。研究发现美国的华裔儿童钙吸收率比白种人更高,但是随着两个人群钙摄入量的逐渐增加,钙吸收率的差异会渐渐消失。因此可以说明,人对于营养素的摄入,会按照自身的需求进行调整。在实验室钙严重缺乏的大鼠试验证实的钙高吸收率,在真实世界里未必可以复制。

科学的健康声称(Health claim),在产品进行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传递时会处于一个微妙的状态。李可基教授以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案例,向参会者讲解保健食品行业产品推广与背后的科学认知偏差和其产业动态。李教授强调,在健康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是第一位,政府监管企业是基础,选择的权力越来越多的会趋向于消费者。讲座最后,李教授精辟地总结了健康食品产业的未来:“墙外招人爱,墙内依法长,一枝红杏出墙来”。

讲座结束后,刘长艳老师向李教授致谢并赠送了纪念品。本次活动顺利结束,而朗润园的雨后初霁,也预示着未来MBA讲坛能够更加绚烂多彩。



刘长艳老师向李教授致谢并赠送了纪念品

分享到: